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言哉

崔灏黄鹤楼非拗律诗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的对仗真不少,脸都打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1:28
乱弹琴。律句,自有它的节奏感。这不用我教你!

律句,有节奏感,非律句,难道没有节奏感?
五七律的句子,有节奏感,难道五七古的句子,没有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0 22:4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2:26
呵呵,五言律句的节奏与你所提那句不同吧。你自己去体会吧。

节奏不同,节奏感当然不同,但是,你不能说,只有五七律句才有节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2:43
你的那句不合五言律句的节奏。但作古风句,或词句,或曲句中,倒是可以的。作一领四字句,但作为领字的多 ...

这充分说明,王力单纯强调五字句是不严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1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1 01:1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0 23:00
哎。我们学的人,也不要完全按他的,合理的吸收,不合理的舍弃就可以了。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学,或可好点。 ...

探索唐宋的声律,你还未找到正路。因为,你不知道王力的说法是错误的。王力所谓的近体诗4个基本声律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的确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没有任何理论体系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1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1 08:14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11 05:46
呵呵。写诗的还是多认可这个。:share:我也认可。从五言律诗选中,这四种句式最多的吧。其它句式,也是这四句变化而来的。
在理论问题上,我即不想盲目听从。也不想为反对而反对。还是自己比较一翻才来的踏实。:share:

是否和合律,并不是以多少而论的。
科举试律,一处失律,便要出局!科举试律,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臆断臆想!
在下三羊敢说:在史料可见的唐朝科举试律诗里,你能找不到不合如下格式的诗例或句例!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可以同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由此可见:不管是【〇平〇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〇平平、〇仄〇仄平】,不管是【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〇仄〇平平】,都是【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的部分。你效颦王力以部分论整体,才是货真价实的以偏盖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发表于 2016-8-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的黄鹤楼不是拗体七律,鄙人在“再谈律诗格律解析”一文中有述。文中用“篇式判定公式”(笔者称其为启功公式)和笔者提出的“句式判定公式”明确地(定量地)给出了答案。敬希不吝一阅。

点评

把你的发现具体贴出样式句来,不要看什么ABCD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17:52
你用启功平仄声律理论,如何解读黄鹤楼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01
崔颢的黄鹤楼不是拗体七律,鄙人在“再谈律诗格律解析”一文中有述。文中用“篇式判定公式”(笔者称其为启 ...

你用启功平仄声律理论,如何解读黄鹤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发表于 2016-8-1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只通晓格律而会诗,正如学会了语法就是作家,格律公式化可帮你分析。

点评

这与会写诗何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20:28
具体说说看,恐怕你也讲不明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乐屋主 发表于 2016-8-12 11:14
不可能只通晓格律而会诗,正如学会了语法就是作家,格律公式化可帮你分析。 ...

具体说说看,恐怕你也讲不明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