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穿越梅嶺

假诗炫世殊不可取(李夢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歷史意義上的蜀道一般都指古代長安通往四川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

這條路李白不知走過沒有,不過李夢癡治學一直很嚴謹,可能考據過。
---------
不要去相信这种鸟考据!

点评

這樣不相信、那樣不相信,總有真理的一方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 0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7-1 07:36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看来年少时也是假诗炫世。 ...

可能吧,就像李清照,很少說她賭博、酗酒的一面。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 08:12
歷史意義上的蜀道一般都指古代長安通往四川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

這條路李白不知走過沒有,不 ...

這樣不相信、那樣不相信,總有真理的一方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巅 发表于 2016-6-29 16:02
学之伪者,伪于行也,修葺其行,端正其心。今所谓诗之伪者,伪于情也,粉饰其情侥幸其名。 ...

:coffee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从小身在蜀中,对蜀道(古时的各种驿道)身有体会,不一定非经蜀道去长安才算了解蜀道之难!

点评

“李白从小身在蜀中,对蜀道(古时的各种驿道)身有体会,不一定非经蜀道去长安才算了解蜀道之难!” 鼎力,致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1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7-1 12:0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1 11:13
李白从小身在蜀中,对蜀道(古时的各种驿道)身有体会,不一定非经蜀道去长安才算了解蜀道之难!
...

“李白从小身在蜀中,对蜀道(古时的各种驿道)身有体会,不一定非经蜀道去长安才算了解蜀道之难!”
鼎力,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1 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年轻时游过剑阁,应该对蜀道有一定认识,出蜀时走的是长江,没走蜀道,有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为证,对蜀道的认识来源于道听途说,有诗《送友人入蜀》为证: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点评

這一說比較可信,即有過劍閣。 至於李白究竟走過蜀道沒有,也沒有確切的說法,按李白一生的行程,基本可以分 1.蜀中學習與漫遊時期(25歲以前) 2.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這段時間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7-2 07:37 编辑

“明月峡集先秦古栈道、 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通行,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活化石。明月峡古栈道遗址是迄今中国开凿时间最早,形制结构最科学,遗存孔眼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的地段,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月峡雄奇险峻,李白过此方有《蜀道难》不朽诗篇。不走古栈道,不知蜀道难。”

点评

这是个新资料,但不知可靠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7-1 13:00
李白年轻时游过剑阁,应该对蜀道有一定认识,出蜀时走的是长江,没走蜀道,有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這一說比較可信,即游過劍閣。
至於李白究竟走過蜀道沒有,也沒有確切的說法,按李白一生的行程,基本可以分

1.蜀中學習與漫遊時期(25歲以前)

2.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這段時間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歷過江陵、洞庭湖、揚州,後在湖北安陸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此後以安陸為中心,遊歷過梁宋、齊、魯等地。
3.長安時期(42至45歲)天寶元年李白應詔進京,為翰林待詔,供奉宮廷。

4.再度漫遊時期(45至55歲)李白離開長安後遊歷過梁宋、齊魯、燕趙、江浙等地。

5.安史之亂時期(44至62歲)安史之亂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隱於廬山。次年應聘參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敗,李白以“附逆”論罪,長流夜郎,中途遇赦而還。死在安徽。

李白作為蜀人,對蜀道的艱難即使沒有走過,肯定也是知道的,《蜀道難》據說也是李白在長安的時候寫給入蜀的朋友王炎的。

点评

看来蜀道难也是浪漫主义想象诗篇,据大画家范曾说,他游黄山并不带画笔,一番饱览后,回家才动笔,所以虽形不一定似,却神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 08:1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2 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7-2 07:34
“明月峡集先秦古栈道、 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通行,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

这是个新资料,但不知可靠否。

点评

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广义上的蜀道,包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 09:54
百度加臆見,可信度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 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8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