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19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应酬。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应酬易于脱离生活。如果和方没有与原唱者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或者虽有而缺少新鲜的认识和创作的欲望,那和作就难免随人作计,把对方的话倒过来说一遍,失于应酬。失于应酬并不等于应酬。诗歌创作是必须有所感触才作得好的,然这种感触并不只限于创作之一时一地的感触,包括着诗人过去曾感受过的外界影响的总和,即过去的全部生活和心理经验。如果诗人确有足够的体验和认识储存于大脑之中,并曾对之作过必要的酝酿加工,那么在唱和之时,完全可以将其调动起来,有所感、有所为,创作出好作品。因此,不能把唱和诗词狭隘地理解为一定是应酬他人的产物。诚然,从唱和诗词的特点来看,同题和作要照应原唱的内容,有时还要称赞别人,要自谦,甚而有时不免要说些违心的话,但是,这毕竟只是部分唱和诗,是唱和诗词的部分内容,更多的情况是,虽同题而诗意各有侧重,虽彼此照应然构思和表现手法又有差异,有补充、发展,甚至离开原唱,自出机杼。唱和双方虽在某些方面有相同相似之处,然不同仍是主要的,即使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刺激下,在同一题目下作文章,诗人们仍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照样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