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由于人们的学识、阅历、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文学表现手法的不同等等,因而优秀的诗人,一般都形成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格,就如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样。譬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雄浑沉郁,白居易的平易自然,韩愈的雄健壮丽等。出版了七部诗词作品的夏爱菊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追求澄澈透明,朴素淡雅,平易自然。我们看她的《月季花》:“秀色号长春,清香飘也匀。无须争日月,得露便翻新。”看起来似乎随手拈来,漫不经心,而读起来却有韵味,有一种清新恬淡的感受。月季花期很长,所以叫“长春”,接着一句“清香飘也匀”,写出了花香的特点,前人没有这样说过,因此新颖;赋予“香飘”的一种状态“均匀”,更添韵味。本来花开是争日月的,诗却反说,转得出人意料,结句很到位,说出了“无须争日月”的原因,那就是得露水沐浴就开新花。此诗词浅意深,耐人咀嚼,引人深思。自古以来,一直盛行以辞采、技巧或学问为诗词的写作取向。那些艰涩深奥的文辞作品,那些精打细磨的工匠式的作品,作为经典被推崇、效仿,不仅形成了写作传统,也塑造了审美范式。但夏爱菊却独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事实上,诗的本质是“言志”,是发乎心声。诗是艺术,也是生活,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多地不是修辞、不是审美、不是文化的标榜,而是自己经验、感受、情绪等等的心灵状态。口语化的诗,白话入诗,能够更直接的表露感情。对夏爱菊来说,生活就是诗,是更真实的诗。她说:“尘事千般皆入眼,山川万里可成诗”。读夏爱菊的作品,感觉她就是在努力体验生活的“原生态”,是要把生活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她的诗词作品来自生活,写得浅显易懂,清新活泼,容易读,容易记。她有一首写《送诗词书刊到麻城市白果镇小学寄孩子们》的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