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唐代诗歌品格与诗意之关系 ——以“诗格”材料为中心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典故用多了,难免有俗滥之感,但因为它早已凝聚了大众特定的理解,不用又不能精炼地表达诗意,这就产生了矛盾,所以作者提出“用古事似今事”,并举化用谢朓“西山足”之典而又能不露痕迹的“朝采南涧草,夕息西山足”为例,借以说明用典同样以能翻出新意为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无论诗人搜觅到多么雅正、深新的诗意,只有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将其准确而优美地展现出来,才算真正完成一首诗“高格”的最后任务。但这个环节无疑又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仅从直观上讲它就可以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如结构布局、语言技巧、艺术风格、美学标准等等,这些方面任何一个单拿出来都足够作一篇大文章,而且任何一点出现瑕疵都会对整首诗的品格造成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作者能在诗中条理地阐明诗意,哪里是铺垫、哪里需要杰起,要有清醒的安排,而不能兴之所至随遇而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是句到意不到也;《咏扇诗》:‘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秋便负心’,是意到句不到也;《咏柳诗》:‘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是意句俱到也;《除夜诗》:‘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是意句俱不到也。”这是较早清晰指明颔联重要地位的文字,其重要性就是要“束尽一篇之意”,这里的“一篇之意”与唐人常说的“一句见意,两句见意”或“一句见题,两句见题”并不完全相同,一首近体诗中可以包含多层诗意,通常在首联交代作诗的起因、时节、地理、人物等背景要素都可称作“见意”或“见题”,而颔联与颈联所束“一篇之意”正是指作者苦心搜觅而得的可以决定整首诗“格调”的中心诗意,这也是近体诗为何特别看重中间两联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诗句音律和谐、文字典雅、甚至思致也可称精巧,但作为颔联对照诗题,未言及中秋月应有的怀远之意,所以诗意淡而不足,难称佳作,所以是“句到意不到”;“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秋便负心”,诗意在于为扇炎夏见爱而天凉遭弃的命运鸣不平,虽属延续传统旧意却并不影响总体品格,关键在于诗句,对属不工、借用成句、“气爽”“负心”等语用力显过等是其病,属“意到句不到”;“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用来形容柳,诗意雅致含蓄、用典妥帖、对属工稳、平仄合律,所以为“意句俱到”;“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用语生硬、诗意不明、不对属、不应题,为“意句俱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诗》:‘更登奇尽处,天际一仙家’,此句意俱未尽也;《别同志》:‘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此乃句尽意未尽也;《春闺诗》:‘欲寄回纹字,相思织不成’,此乃意句俱尽也。”“含蓄旨趣”是唐人对近体诗尾联的审美要求,结合《文苑诗格》中“须令语尽而意远”的话,可以肯定三联例诗中第二联“句尽意未尽”的“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最符合尾联要求;而“更登奇尽处,天际一仙家”虽诗意留有余味,然而句意未尽则给人整首诗不够完整和清晰的感觉;“句意俱尽”则将句意、诗意和盘托出,没有留给读者一丝遐想与回味的空间,格调自然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是在诗意表达中关于尺度拿捏的审美诉求,唐人总体认为以“饱满而不过分”为理想尺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作为审美准则又可以涵盖许多方面,“气”、“情”属于与诗意相关的情理范畴,二者都是推动诗人创作的情绪,它们必然会通过诗歌流露出来,但无论这种情绪如何充沛,在诗中不能表现为“愤怒”或“沉溺”,否则有损于“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会极大影响诗的品格;“力”、“才”在这里是指作者构思诗意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才”不足会导致诗意不够味道,力太露则显雕琢痕迹;“险”、“奇”、“丽”、“放”都是属于风格的范围,这方面同样不能太过而走向极端,求险却显得怪僻,求奇却出现偏差,求丽却成了矫作,求苦却流露痕迹,求放却失去控制,都是追求某种风格太过导致的误区;“至近而意远”、“至难而状易”说的是诗意表达手段与效果的关系,实质也是在寻求两种对立美学的“中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四得”条:“一曰有喜而得之者其辞丽,一曰有怒而得之者其辞愤,一曰有哀而得之者其辞悲,一曰有乐而得之者其辞逸。”“诗有四失”条云:“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一曰失之太怒其思躁,一曰失之太哀其思伤,一曰失之太乐其思荡。”高兴时的诗用辞便显华丽飘逸,过度喜悦诗思就会放荡难收;愤怒时的诗读来感情充沛,出离愤怒诗思就变得急躁难控;悲哀时的诗揽之动容,悲哀过度诗思转而神伤难持。所以无论是诗中倾注的情感还是用语的风格,都应讲求张弛有度、适可而止,此即所谓诗之“中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含蓄”一词是取其今意,特指中晚唐诗歌开始推崇“言用不言体”(此宋人语)的美学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