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王若虚的诗论取向及其意义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更多地倾向杜甫,与宋文化成熟时期,追求超越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以及平淡的审美喜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与宋代文化孕育的士大夫的文化性格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宋人的情感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拒绝热烈、外扬;这是宋诗艺术外貌平淡瘦劲,内在以思理为胜,不如唐诗色泽丰美而以韵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与王安石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实际功用的倾向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创作时的文化和审美语境,是西昆体暴露出弱点和难以为继之时。他以对诗风革新的目的进行诗歌创作,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宋代诗人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欧阳修描写现实题材的诗作,多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抒发个人性的情怀,内中含有丰富的人生感慨。以人生和个体感受为诗歌的重要因素,就自然具有自家面目,难以对前人亦步亦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9: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