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岁寒堂诗话》“韵”、“味”诗说的美学意义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陶渊明“味”胜的内在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渊明之“味”在宋人心中找到了栖息之所, 恰恰符合苏黄等人对理想人生状态和完美诗境的最高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戒称引渊明的闲适之趣“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是即景之情, 形象描绘出田园风光, 更见出一位恬淡、闲适的精神自由者和一种理想状态, 其成功就在于咏物者先得其 “形似”, 也即司空图在《与极浦论诗书》中所讲的“著题”, 张戒概括为“咏物之工”, 然后才“高得其格致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 张戒独标子建“韵”胜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建那“怨而不怒、哀而不乱”的内在思想与品行也正是他论诗的主导思想, 子建可谓是张戒心目中言志传统的杰出继承者, 因此他赋予子建韵胜的典型不能不说是他的一种理想、一种诗学思考和用事立场, 当然也毫无疑问是时代思潮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 北宋苏黄认为“韵”胜的典型并不是子建, 苏黄都很推崇渊明, 苏轼写过大量的和陶诗, 黄山谷也标榜渊明为理想的典范, 包括北宋其他诗论家是极少推尊子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戒标举子建实际上也是对气韵与气格在子建身上熔铸的精神向往, 希望作家学习这种人格韵致和艺术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 韦苏州之“韵”与王右丞之“味”的特殊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是总体讲二人诗风清深淡远, 语言精工, 自成韵味。“其中”涵义丰富, 包容力极强,“澄淡”本以冲淡,“精致”乃细密、精巧,司空图把二者并举又统一在“其中”,见出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着重于一种整体浑融的境界, 即是对“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的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出“韵”、“味”都可以实现诗美理想状态, 只要气、格高超, 语言把握恰切, 艺术技巧运用得当就自然称得上是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 张戒进一步将“韵”与“气”相连,“格”与“味”相交, 暗含着与创作主体气质修养有很大关系, 是宋诗学格韵理论的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