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简注]西湖:为浙江西湖。 龙井:在西湖凤篁岭上,泉水出自山岩,四时不绝,旧传井下有龙。今杭州之龙井茶由此而得名。 张岱(1579-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入清后,隐居山林著书。有《陶庵忆梦》、《西湖梦寻》等。 壑:沟池。《礼·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渥洼:水名,此指黄鹤山顶的龙池,据说出云必雨,此指龙井。联语由龙兴致雨而联想生发,造语自然,切地切景。
2、上天竺寺 前 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简注]上天竺寺: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南。 临安:府名,今杭州市,南宋曾在此建都。 法像:指像。 北朝:朝代名,南北朝时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总称。佛教在南北朝时盛行。 灵鹫: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山中多鹫,故名。或言以其形似鹫头而称。释加讲《法华经》、《无量寿经》于此。省称灵山、鹫峰。我国往往沿用其名,如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 洛迦:山名,即洛迦山,为补陀洛迦山的简称。相传汉梅福炼丹于此,又名梅岑山,在今杭州普陀县,四面环海,风景佳丽。与九华、峨眉、五台并称佛教四大名山。 联语融佛教故事传说于一体,诙谐有致,别有旨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简注]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一字青主,别号啬庐等。明末清初山西曲阳(今太原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不出。有《霜红龛集》。虽被康熙朝征举为博学鸿词,并授中书舍人,亦不为所动。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 见《古今名人联话》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简注]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诸生。明亡,改名人瑞,字圣叹。入清,绝意仕进,从事著述。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有《沉吟楼诗选》。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满意之事。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简注]上联说,是甘还是苦应当自尝;下联说,或方或圆,各有所长。联语论说入理入情,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见《中华对联大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