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行者

转一个词谱重校,于雨梦兄或有可借鉴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3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词首句均为三平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新月(唐·李端)
开簾見新月,便即下堦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飞鹊/夜飞鹊慢 七夕(宋末元初·刘辰翁)
何曾见飞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慢(宋·吕渭老)
新枝媚斜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交半零落云何不行?

点评

不是说不行,你说的与人家说的不是一回事。人家说的是倚声填词和曲唱中的倒字现象。 纵好手也难免,如《白石道人歌曲》有一首词中的“近”字,加注平声。 非“近”字有平声之读也!而是指此词于曲唱时,此字须唱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3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兰陵王 唐教坊曲名。 《碧鸡漫志》:“《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着假面对敌。 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 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 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

兰陵王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秦观
雨初歇 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 几点疏星 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仄平仄韵平仄仄平仄仄韵仄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孤灯暗 独步华堂 蟋蟀莎阶弄时节
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沈思恨难说 忆花底相逢 亲赠罗缬 春鸿秋雁轻离别 拟寻个锦鳞 寄将尺素 又恐烟波路隔越
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句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仄 韵
歌残唾壶缺
平平仄平仄韵
凄咽 意空切 但醉损琼巵 望断瑶阙 御沟曾记流红叶 待何时重见 霓裳听彻 彩楼天远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句
夜夜襟袖染啼血
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此调始于此词,应以此词为定格。 但后段结句作七字句,宋人无如此填者,故以周词作谱,仍采此词以溯其源。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惜 京华倦客
中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中平句中仄平中仄平仄韵中平仄中仄韵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中平仄平仄韵仄中仄平中句中仄平仄韵中平中仄中平仄韵中中中中仄句中平中仄句平中中仄仄中仄 韵
望人在天北
仄中中平仄韵
凄侧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吹笛 沈思前事
中仄韵仄平仄韵仄中仄平平句中中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中中中句中平中仄韵 中中中中句
相似的梦想背后泉源阴郁滴
押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 若辛词、刘词之添韵,陈词之句读小异,皆变格也。 按此词有葛郯、张元干、曹冠词及谱中陈词可校。 赵必瑑词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谱内刘词中段起句添用一韵,辛词后结用迭韵,另为一体,俱不参校。 前段起句,彭履道词“章台路”,“章”字平声。 第四句,彭词“花气分明”,“分”字平声。 第五句,杨泽民词“芳草侵阶映红药”,“芳”字平声,袁去华词“一目千里总佳色”,“里”字仄声。 第六句,李昴英词“别来情绪恶”,“别”字仄声。 第十句,高观国词“欲去又留”,“欲”字仄声。 中段起句,高词“十年迥凄绝”,“十”字仄声。 第二句,张元干词“想蛾绿轻晕”,“晕”字仄声。 第三句,曹冠词“彩笔题石”,“彩”字仄声。 第四句,史达祖词“涉江几度和愁摘”,“涉”字、“几”字俱仄声。 第五句,彭词“唤鸣筝掩面”,“唤”字仄声,“鸣筝”二字俱平声,“掩”字仄声。 第六句,葛郯词“乌啼云起”,“乌”字平声,袁词“古墙竹影”,“竹”字仄声。 第七句,史词“分开绿盖素袂湿”,“绿”字仄声。 第八句,曹词“感往事陈迹”,“往”字仄声,袁词“甚良宵闲却”,“宵”字平声。 后段第三句,曹词“帅旗鼓文场”,“旗”字平声。 第四句,李词“宝轸慵学”,“宝”字仄声;高词“沉沉春酌”,下“沈”字平声。 第五句,高词“只愁入夜东风恶”,“只”字仄声;方千里词“天涯何处相思极”,“何”字平声。 第六句,高词“整新欢罗带”,“欢”字平声;曹词“有陶令秫酒”,“秫”字仄声;葛词“要百柁倾珠”,“珠”字平声。 第七句,彭词“瓜洲难渡”,“瓜”字平声;方词“恨随塞笛”,“塞”字仄声。 第八句,李词“猛拍阑干”,“猛”字、“拍”字俱仄声,“干”字平声。 第九句,葛词“又空腹”,“空”字平声。 第十句,高词“更何说”,“何”字平声。 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陈词。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一迭韵 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 松月挂云 脉脉石泉透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句仄仄仄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终须是 邓禹辈人 锦绣麻䪗坐黄阁
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 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香喷薄 怅日暮云合 佳人何处 纫兰结佩带杜若
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句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仄仄仄 韵
入江海会约
仄平仄仄仄韵
遇合 事难托 莫击磬门前 荷蒉人过 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 不须疑着 古来贤者
仄仄句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句
进亦乐 退亦乐
仄仄仄韵仄仄仄迭

此词与周词校,后段第四句不押韵,第九句押韵,第十句迭韵异。 中段第五句“云合”,“合”字非韵。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陈允平
古堤直 隔水轻盈扬碧 东风路 还是舞烟眠露 年年自春色 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斜阳外 千缕翠条 仿佛流莺度金尺
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 频护歌席 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 应念旧曾攀折 依然离恨遍西驿
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仄韵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
倦游尚南北
仄平仄平仄韵
恻恻 怨怀积 渐楚榭寒收 隋苑春寂 颦眉不尽相思极 想人在何处 倚阑横笛 闲情似絮
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
更那听 夜雨滴
仄仄仄句仄仄仄韵

此和周词也。 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五字一句。 杨泽民和词“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与此同。 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与周词小异。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九句七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乱鸦过 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仄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春去 最谁苦 但箭雁沈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雕霜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斜日未能度
平仄仄平仄韵
春去 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平仄仄仄句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句
顾孺子 共夜语
仄仄仄句仄仄仄韵

此校周词添押二韵,故另列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附兰陵王词谱全本。
各体均点明为三段,为何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谓之《渭城三叠》。三叠,三段也。此中凡三换头应即为三叠。不然前言不搭后语,岂不矛盾?

点评

换头,词曲过片之谓,三个过片,自然曲分四段。吾以为,其言在理。观此词的结构,本身便是证据。 古人云,分三段,乃是把第①段与第②段,合二为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3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換頭
huàn tóu
ㄏㄨㄢˋ ㄊㄡˊ

一種曲牌體式。凡雙調詞曲中,上下片首句、字數、平仄不相同的,稱為「換頭」。如清平樂、太常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換頭者,
三段的词(或曲)的首句字數、平仄不相同的,稱為「三換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