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郊村人

[诗词理论] 关于古韵与新韵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 发表于 2017-4-15 15:08
韵乃声韵。由是观之,楼主在概念界定上的确有欠斟酌。
可你老金也未免忒不厚道,针叶林怎可与楼主相提并 ...

是这位什么村人,在针叶林帖下:
“金筑子是一个固执且睚眦必报的人。仅此一句足矣,无须多言!:D”才知他们共性如此!

点评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讨论,一旦参与讨论还非常执拗,固执己见,以错将错。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十分在意您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857

回帖

3157

积分

栏目顾问

奇趣诗苑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7
发表于 2017-4-1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4-15 19:39 编辑

笔者以普通话为基础语音,以《佩文诗韵》为样本做过研究,《佩文诗韵》共收字9176个,其中4617个字(含入声字1569个)不能谐韵,不谐韵率达50.32% 。------这是重要的研究结论
三国时魏国人李登所著的《声类》,不属于切韵体系,因为那时不但没有平仄,连四声都没有归纳出来。大约就是本注音书而已。

点评

史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切韵》,该书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由由陆法言执笔,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当时著名学者共同编写完成的。 此后唐代的《唐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4:57
回许先生:《声类》只有记载,并无作品传世,所以村人仅仅是祖述而已,并为将其列入研究样本范围。村人也没有将《声类》列入切韵体系之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4-14 16:48
有些不敢相信,20%左右或有一定可信度。俺怀疑你这课题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

以后我将研究结果发表出来,或许您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谢谢参与讨论!问好!

点评

不知先生所学专业是理工科,还是文科的。 俺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结论的课研论文,在有点科学性的杂志上,根本就不可能发表,违背基本常识。 俺先提出两个问题,先让你来做一下论文答辩: 1、你的“入声字1569”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3:16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4-14 17:01
如果我们把诗韵改革,比作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升级,那么就必须面向用户设计,考虑其兼容性。
...

您的考虑是有道理的。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4-15 14:49
所谓古韵,是指清代以前古人所编修的韵书;所谓新韵,是指民国以来今人所编修的韵书。
-----------
连什么 ...

金筑子先生就不要参与讨论了,我知道您连汉语拼音都不会,讨论啥呀?!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4-15 15:18
是这位什么村人,在针叶林帖下:
“金筑子是一个固执且睚眦必报的人。仅此一句足矣,无须多言!”才知 ...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讨论,一旦参与讨论还非常执拗,固执己见,以错将错。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十分在意您的说法。

点评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讨论,一旦参与讨论还非常执拗,固执己见,以错将错。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十分在意您的说法。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0:22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郊村人 发表于 2017-4-17 09:48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 ...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讨论,一旦参与讨论还非常执拗,固执己见,以错将错。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十分在意您的说法。
-------------
这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是你们先提我呀?我何时参与你们的讨论了?!你们这些东东值得我参与讨论?!

点评

金筑子先生: 只要以诚恳的态度、平等有礼的对待每一个讨论者,我们还是欢迎您参与讨论一切话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4-17 10:22
回金筑子先生:我和许多朋友,包括针叶林对您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即:许多事情不懂或者没搞清楚就贸然参与 ...

金筑子先生:
只要以诚恳的态度、平等有礼的对待每一个讨论者,我们还是欢迎您参与讨论一切话题。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863

回帖

68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840
发表于 2017-4-1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郊村人 发表于 2017-4-17 09:40
以后我将研究结果发表出来,或许您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谢谢参与讨论!问好! ...

不知先生所学专业是理工科,还是文科的。
笔者以普通话为基础语音,以《佩文诗韵》为样本做过研究,《佩文诗韵》共收字9176个,其中4617个字(含入声字1569个)不能谐韵,不谐韵率达50.32% 。

俺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结论的课研论文,在有点科学性的杂志上,根本就不可能发表,违背基本常识。
俺先提出两个问题,先让你来做一下论文答辩::D
1、你的“入声字1569”是包括在不能谐韵4617个字中呢,还是指总数中?《佩文诗韵》中入声总数才那么多吧?都归入不谐韵?难道同部入声字用普通话读来都不能谐韵的?

2、以用现今普通话,读来最不能谐韵的十三元来分析:言园原一部分(A)约占46%,门魂村一部分(B)约占54%。假设A与A、B与B各自谐韵,A与B不能谐韵,按你的统计方法,不能谐韵的到底该算多少呢?46%还是54%?
假设作者做一首二个韵脚的绝句,用韵字从十三元中随机选取的,那么按统计学角度来计算,不谐韵率=49.68%(如果考虑韵表中每个韵脚字实际用到的频率,那更复杂了,没法计算)。
十三元韵部的不谐韵率才49.68%,普通话读来其它韵部的谐韵情况要好得多吧?怎么可能得出不谐韵率达50.32%的结论呢?

点评

笔者以普通话为基础语音,以《佩文诗韵》为样本做过研究,《佩文诗韵》共收字9176个,其中4617个字(含入声字1569个)不能谐韵,不谐韵率达50.32% 。 村人不是说的很清楚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4:59
回行者: 第一、笔者在开篇即说明前提,以普通话为基础语音,普通话没有入声,入声当然列入不谐韵范围。 第二、笔者所统计的不谐韵率当然是按《佩文诗韵》收字总数为基数计算的,文章中已经说明,怎么会按个例计算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1520

回帖

80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06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4-17 13:16
不知先生所学专业是理工科,还是文科的。

俺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结论的课研论文,在有点科学性的杂志上 ...

回行者:
第一、笔者在开篇即说明前提,以普通话为基础语音,普通话没有入声,入声当然列入不谐韵范围。
第二、笔者所统计的不谐韵率当然是按《佩文诗韵》收字总数为基数计算的,文章中已经说明,怎么会按个例计算呢?
谢谢关注和参与讨论。

点评

文人做科研的通病——主观随意性太强,缺少理性的科学研究思维,特别是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欠缺。 1、旧韵的入声部分,你没有将它列为样本进行研究,应当从剔除。而你主观地将它全部列入不谐韵的行列。试问:普通话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7 19:17
一肩霜月入柴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