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如此上纲上线?当时过程是这样的,这不很正常吗:
“印象中為在平水韵表里好像只有平声读法,因手头没有任何工具书,为甚重起见,试查千万人在用的360doc知识管理与分享平台中的平水韵表,未见為字的仄声用法,通过诗词总汇中的格律校验器尝试校验,给出的校验结果则是:“第25字[为]格律有误,此处:应●而用○”。若记忆未错,360doc和诗词总汇格律校验器也没错,那么这首贺诗显然不是用的平水韵,如果真是用的平水韵而為字确属平声的话,深南先生群发前显然应该提醒一下,稍作微调即可,大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不是小事,陈智会长与深南先生总不至于双双如此粗心吧?若非中古平水韵,是否改进版的现代平水韵抑或传说中的《东南韵》呢?我知道陈智会长和深南先生都不会轻易出现此等纰漏,这里肯定另有玄机,只不知玄机何在。在此,笔者想要讨教的是:陈智会长这首贺诗究竟用的什么韵呢?
【附360doc地址】 http://.com/content/12/0219/23/2713474_187938312.shtml
【附诗词总汇地址】 http://www.sczh.com/sczh/mcheck.asp”
哦,我34楼疑问潭州雨梦先生尚未赐教呢:
“还有几个疑问,潭州雨梦先生究竟怎么看:
1)反正正统的中古平水韵语音谁也读不出听不懂,由平水韵表外推到广韵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如何体现音乐美?
2)任何朝代的诗韵都是断代的产物,佩文诗韵是满清的东西,是否与王文郁的原版完全一致?可否再查一下呢?
3)我在网上查到的两份资料中,为字都没有仄声用法。是否意味着时下业内平水韵用法混乱?既然中古平水韵谁也读不出,是否应该根据时音厘定一下平水韵的标准音呢?
呵呵,顺便讨教一下哈:潭州雨梦先生能否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