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谁来顾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脸面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3-14 20:06 编辑

笔者七答格那丁:
忽然想起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评委和诗词达人们。主持人董卿曾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成优美诗句推介,孰不知若按传统诗观,此等纯粹说理的东西根本就不配称诗。评委康震博导的“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则属典型的老干体。二人其实均未窥得诗之真谛。参赛的所谓诗词达人们能够背诵的篇目都不少,几千首稀松平常,上万首也不稀奇,至于各有几首像样的诗作就不得而知了。若是日后不能开悟,其中一些人终其一生恐怕也难写出一首半首真正的诗。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诗已被庸俗化的大环境、大染缸应是制约他们日后建康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八答格那丁:
客观地说,中国诗词大会的达人们充其量只能算作诗词爱好者,记忆力超群,善于展示自己,如此而已。值得关注的倒是各大媒体的热议和普通民众的羡慕,可见中华古典诗词在国人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优秀诗人在国人心目中也是有地位的。只因当今诗词界太不争气,才使现代诗词不受待见的。也难怪,无情的诗人、无味的诗作、翻来覆去嚼个没完的牙慧、好大喜功名不副实的诗词之乡、零门槛大帮哄式的群众性造诗运动,古来哪个朝代是这种搞法?若是那些诗词达人们日后也如法炮制,则莫如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九答格那丁:
格那丁先生自言读过几十万首诗,这个数字实在惊人,笔者不得不再次由衷地赞叹一声:哇噻,好好厉害撒!不过,多读可恃而又不可恃,可恃者,见多识广,对于贯通诗之外在门径确有裨益,不可恃者,诗本缘于情、醇于味、出乎新、凝乎炼,除最后一条与多读有些关系外,其他三条精髓与多读并没有必然联系。至于写嘛,多练笔肯定是值得鼓励的,然诗在心上,而不在笔端,某种情境触动下,通过唇齿喉舌腭等发音器官形之于声便是诗,格律诗之音乐美也是通过这些发音器官来体现并借助双耳来感知的。说到口吟或笔写,还得借此机会提醒初学的朋友们注意一点,那就是:敢咏真性情至关重要,否则少写为佳——写得越多,手性越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3-14 21:10
笔者九答格那丁:
格那丁先生自言读过几十万首诗,这个数字实在惊人,笔者不得不再次由衷地赞叹一声:哇噻 ...

笔者十答格那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格那丁先生读了几十万首诗并不能成为诗友们的标杆。首先,那几十万首未必都配称诗;其次,你读了那么多,作品照样Just so so;第三,其实根本无须读到几十万首,真正悟性好的朋友,精读几百首甚或几十首经典之作足矣,在此基础上适当泛读一下可也。至于读些什么,曹雪芹早就借黛玉之口告诉香菱了,有兴致的初学者不妨一试:“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2

回帖

12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78
发表于 2017-3-1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24楼这个有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十一答格那丁:

最后再来说说写。我是很不赞成把为诗俗称为写诗的,前边曾说过诗在心上而不在笔端,某种情境触动之下,通过唇齿喉舌腭等发音器官形之于声便是诗。当然可以随后用笔记录下来,但是必须申明,即便你不用笔记录,那也是诗,比如一些口占,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吟诗二字似更恰切。吟诗可是份苦差事,远没有一些朋友在纸面上玩平平仄仄那么轻松。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缘情。诗乃心声只是基本诗理,若观其大略,唐宋诗人几乎已然咏尽一切,才有启功先生“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之说。时至今日,人之常情寻常笔法已经很难打动读者也很难出新了,所以笔者主张尽量多咏至情至性,这可不是每个人能够轻易做到的,得敢咏才行。时下业内不敢咏真性情者其实很多,沉湎于舞文弄墨者甚众,敢咏至情至性者则少之又少,这正是匠人体大行其道、喧宾夺主的根源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十二答格那丁:
吟诗的确是份苦差事。首先需要作者自己动心摇魄,非如此则不足以感动读者,这个过程有时是极为痛苦的,据悉,吟者先生吟“天问”时就曾感觉周身发冷,无法自持,被迫暂停,其实只为用了阴风中的阴字。其次,采用独到的表现手法将至情至性托付适当的意象或意象群并力争出新得味同样至关重要,在至情至性的基础上,出新得味尤其重要,否则难免流于简单说事论理。第三,请格那丁先生并其他真正有志于为诗的资深诗友、初学朋友谨记:为诗之道永远是情感第一,技法第二。最后再强调一下那个敢字,并援引仁者!先生的一首小绝结束这次漫谈吧:
行吟
一抔心上血,两点胆中汁。
眼底揉成泪,舌间捻作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昙园女史15楼临帖交流:
征服 发表于 2017-3-14 15:45
真的很欣赏你的率性,因为我比你还率性。不率性谁敢拨乱反正,不率性谁敢吟咏至情,不率性谁又能做到诗如其人?无论作品优劣,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批评意见就会气愤的人最大的软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自私。自私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故作高深,可以表现为装神弄鬼,也可表现为附庸风雅,还可表现为沽名钓誉、鼠肚鸡肠,简直不胜枚举。窃以为,当今诗界自私的惯常表现,当属小家子气。...


“为了维护畸形的尊严或脸面,彼等上下其手,沆瀣一气”

--------兄此帖,诗题与此语,真真到位,《谁来顾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脸面》?舍兄其谁?O(∩_∩)O~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一复昙园:
此昙园乃彼伊人乎?
难得如此仗义执言,真个巾帼不让须眉啊,请受在下一拜!


笔者再复昙园:
至于在下,振臂一呼而已,何足挂齿!
现代民族诗词文化脸面太大,需要无数双大手纤手共同遮羞才是,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55

主题

3123

回帖

99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974
发表于 2017-3-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