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征服

谁来顾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脸面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再回图书府吏:
至于对错,既然临帖交流了,论一轮又何妨呢?赞成与反对其实无关紧要,通过切磋交流促进共同提高方为正道。是不是呀?热诚欢迎图书府吏先生提出有理有据的反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先生临帖交流:
诗写的差的人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就会气愤。我呢?一点不在乎。这就不是我的软肋,反而你表扬我还怪不好意思的。:D
为什么?写了几十年,读了几十万首诗,这点自信也没有?岂不是笑话?还敢去选诗啊?就像下棋,初学时下输了难受,后来水平渐涨,你不会只盯着输赢而是想着提高棋艺。这盘棋哪怕赢了,没妙招也不舒服,反之,即使输了,有妙招也很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回复格那丁:
真的很欣赏你的率性,因为我比你还率性。不率性谁敢拨乱反正,不率性谁敢吟咏至情,不率性谁又能做到诗如其人?无论作品优劣,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批评意见就会气愤的人最大的软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自私。自私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故作高深,可以表现为装神弄鬼,也可表现为附庸风雅,还可表现为鼠肚鸡肠,简直不胜枚举。窃以为,当今诗界自私的惯常表现,当属小家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3-14 15:55 编辑

笔者回复格那丁:
真的很欣赏你的率性,因为我比你还率性。不率性谁敢拨乱反正,不率性谁敢吟咏至情,不率性谁又能做到诗如其人?无论作品优劣,总怕别人说他写得不好,一听批评意见就会气愤的人最大的软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自私。自私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故作高深,可以表现为装神弄鬼,也可表现为附庸风雅,还可表现为沽名钓誉、鼠肚鸡肠,简直不胜枚举。窃以为,当今诗界自私的惯常表现,当属小家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再回格那丁:
面对批评意见,若说你一点儿也不在乎,则未免言过其实。救救诗词在风雅颂拉开架势批评你的时候,你其实是很在乎的。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谁没有羞耻之心呢?关键是对待批评意见的态度,这可是检验一个人襟抱大小的试金石啊!面对或对或错的批评,有人选择言伪而辩,有人选择打击报复,有人选择无理剥夺批评者的发言权,有人选择据理力争,有人选择诙谐幽默式的自我解嘲,有人选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人则选择知耻而后勇。你是最后一项的典型代表,堪为楷模,我才由衷地为你点了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三回格那丁:
面对征服的由衷点赞,你尽可笑而纳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你当之无愧。须知,我征服从不轻易点赞的,无论对人对诗。本人一无任何私欲私念,二无任何师承关系,三无任何虚拟职位,偌大个诗词界尽可任我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或由衷褒扬,或善意指拙,或偶尔咏之,游思所及,信笔道来,人生之快事,孰能出其右?既然凡事出以公心,自可神挡打神、鬼挡踢鬼,所向披靡。正所谓无私无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3-1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四回格那丁:
自信须有底气,否则便是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读过几十万首诗与读过几万首几千首诗者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关键之关键在于消化,在于把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也就是悟。以读《论语》为例,若不能以一仁字对孔子学说进行高度概括,纵然你能把整部《论语》倒背如流,也不能算真正读懂了,起码尚未悟到极致,或许根本就是囫囵吞枣也未可知。学诗也是这样,即使你把古今诗作通读一遍,若未能悟得“缘情、得味、出新、炼字”这八字精髓抑或诸如此类的概括,也不能算是掌握了葵花宝典,或许仍然未得要领也未可知。诗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五回格那丁:
笔者这样讲,并非抹杀多读的作用。我只想强调,诗极另类,多读固然有益,可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那个字:悟。我曾说过:诗有别裁,非关学也。连学尚且非关,何况读乎?当然,若能多读,则古人或时人现成的意象、字词组合、句子或篇章可以信手拈来,稍加改动便可为己所用,可这终究是拾人牙慧,是偷懒,更是没出息,若不能在前人基础上出新,吟出更好的句子或篇章来,那么不读也罢。请恕我直言,你日前推介的那句“一壶春雪试茶香”就是个失败的例子,一壶春雪古已有之,你把春雪解为茶水,后边随便添上试茶香三字,便以为古朴典雅了,孰不知按你的解释,该句遂成“一壶茶水试茶香”了,反而弄巧成拙,惹人笑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六答格那丁:
就一般习诗者而言,读与写的关系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读与写固然密不可分,但终究读是读写是写,读有助于写,却永远代替不了写。一些朋友不懂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以为读得越多越好,结果却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此一谬也;一些朋友只注重读诗,而忽视百科书籍的广泛涉猎,结果只会平平仄仄地舞文弄墨,此二谬也;一些朋友不懂“功夫在诗外”这一至理,总是热衷于拜名师、访高友,冀得真传,结果却成不识变通的文字匠,此三缪也;一些朋友迷信“熟能生巧”,时常粗制滥造,以量求胜,结果写了一辈子也没有实质性的长进,此四谬也;一些朋友不知“多愁善感”乃诗人最基本的素质,分明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却弃长就短,勉力为诗,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泯然众人,此五谬也......总之是谬处多多,恕不一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