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格老也

看图题诗:情人眼里出西施!

 关闭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9 14:50
诗步不出来,先来骂人,这就是你所标榜的“天性”?这就是你所标榜的“纯真”?



你去发公示帖邀公证人。这两首我步,不过不是步你的,是步我师父的《听松》。你的不是诗,是尸。恶心。

点评

要步原玉,懂吗?韵尾相同才能作比较。  发表于 2017-3-9 15: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9 15:00
不要再浪费版面了,先去步那两首。步完了我给你作个点评,公示一下,然后你再步我其它的诗。



无耻。我为什么要步你的?你的叫诗吗?奸诈的狗奴才。

点评

不敢去步就算了,不用再找其它的借口。  发表于 2017-3-9 15:09
原玉,明白吗?原玉的韵尾与我的相同。  发表于 2017-3-9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9 15:00
不要再浪费版面了,先去步那两首。步完了我给你作个点评,公示一下,然后你再步我其它的诗。



啧,“点评”,是不是又想以我师父自居啊?姑奶奶鄙视的就是你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废物。转移视线你就真行了吗?

点评

我的诗你不是已经点评了?我点评一下就不行了?这是对等的关系吗?  发表于 2017-3-9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3-9 15:00
不要再浪费版面了,先去步那两首。步完了我给你作个点评,公示一下,然后你再步我其它的诗。



你不是行吗?行就从现在开始对决。

你去发个帖,让所有诗友随意出题,我们即兴作诗。这才是最公平透明一览无遗的比赛。

去,去发帖。珍惜你翻身做人的机会。

点评

先把你师父的题作了,否则怎样知道你是否有诚意。输了要服输。公开认错,彻心忏悔。我已经白忙活了三年,不想再被欺骗。  发表于 2017-3-9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废物就只能说废话,本人不想再忍你这种奸诈的废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52

回帖

3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14
发表于 2017-3-9 1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鬼的死如来,你都死了居然还留下这种败类来祸害人间,我也是醉了,真是令人伤感……

点评

你骂我也就骂了,还非要连佛祖一起骂。佛陀是教我们向善的导师,你想想你骂他对不对?  发表于 2017-3-9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品诗论”的版主们(之一)      作者:格那丁  


在中华诗词论坛有个“诗品诗论”栏目,这里聚集这一群很有些自持的版主,整日里论诗品诗,帮人修改诗词,忙得不亦乐乎。本来,论诗品诗,帮人修改诗词是大功劳一件,譬如那医院的医生,拿着手术刀把你身上的症瘕瘰疬给切除了,于是你便豁然而愈,神清气爽,这必是大功劳一件。但是这样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的确是症瘕瘰疬,不能症瘕瘰疬没切除倒把肝胆脾和上好的淋巴结给切除了,其次是这手术刀不是任何人都可拿的,这要经过专业学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诗词的情况当然没有这么严重,它不关乎性命,因此“诗品诗论”的版主就可以把这手术刀用得比较随意。
今天我先说一个名叫“福之州州” (杨逍)的,据说此人功夫相当了得,任谁的诗词他都可以动大手术,不改得面目全非决不罢休。下面来个例子:
山中杂诗
之一
日色回溪谷,重阴已半消。群鱼上石溜,水獭出岩礁。……既是“群鱼”,或可“争”。
之二
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坐,相不好,莫若“在”。尾句“寂寂”,要比“寂寞”高十个层次。
青海湖
灵湖渺无极,浮泛入混茫。载地分广野,涵天沉太阳。……湖、无、浮,读着嘴唇吃力。
高昌
四望唯遗垒,故城今隐沦。不知风起处,满地动沙尘。……“唯”字已涵第二句。
错拉山口
碛砾满山口,矮蒿如结毡。年年高处牧,移帐上冰川。……如结,莫若“结如”。
夜宿安久拉
四野寂无声,上下皆明净。一夜空山里,雪与月相映。……“何”。
春酒
一步差千里,三生到眼前。举杯方昨日,杯尽已新年。……忽,是。

的卢枥下卧,檀溪一跃起。赤兔去如飞,吕布关羽死。……走。
七夕
日月经行处,长河广且深。心心竟何极,相望到如今。……一眼。
珍珠
合浦月圆亏,江淮沙为祟。谁念腹中徵,盈盈一滴泪。……粒?颗?
这是我选发的一组五绝,本想看看他们的诗品诗力的,没想到这“福之州州”(杨逍)摇身一变成了小学语文老师,来了个改错纠错。他改得如何呢?先自己看看,仔细看看,这对你的五绝欣赏写作能力,尤其是语言感觉与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福之州州”(杨逍)错在哪里?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
山中杂诗
之一
日色回溪谷,重阴已半消。群鱼上石溜,水獭出岩礁。……既是“群鱼”,或可“争”。
此诗写午后溪谷景色。由于溪谷较深,到午后才见阳光,这时温度升高,群鱼回溯上石溜,水獭便出岩礁捕鱼。这一写法类似电影镜头的客观展示,无须作者站出来表露情感意向,所谓“无我之境”是也,因此用“上”比“争”好。“上”只表明空间位移:由低向高移动,至于它是怎么“上”的,是游上的、跃上的还是争上的,由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这种客观冷静的描写法王维最喜欢使用,如“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等,他只把他看到的呈现给你,不掺杂任何个人主观感受,而味道反而俱足。这种最低限度的描写法相当于西方叙事学的“非人格化叙述”。如果用“争”字,就变成了一种拟人法,把人类的某种心理、状态投射到鱼身上(不同认知域的投射),似佳实劣。一般说来,群鱼会去争芳饵,少有争石溜的。可见,“福之州州”并没有把握住这诗的基调,或者说没读懂这诗便主观臆断“争”字更有力更具动感,这是游离文本而硬套上一种模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他受了某种理论的毒害。在教科书上,我们常看到要描写鲜明生动之类的说法,这是错误的。写诗作文犹如绘画,你不可能任何地方都鲜明生动,那叫倾倒油墨,不仅没有视觉聚焦也没有层次感。以人物描写为例,主人公、次要人物、陪衬角色都平均用力,都鲜明生动,这样的作品一定失败,因为它没有中心没有主次,就是一窝粥,糊粥。
之二
独坐轩辕台,目送夕阳下。残月数峰西,寂寞苍山夜。……坐,相不好,莫若“在”。尾句“寂寂”,要比“寂寞”高十个层次。
坐就坐,为什么要“在”?用“在”理由何在?诗人就喜欢坐,“久坐惜芳辰”“坐久落花多”,有什么不好?莫非定要站着躺着那“相”才好?可见“福之州州”(杨逍)的诗词修养极度贫乏,居然不知诗人就喜欢坐。再说从日落到残月出来,是自然要坐的,这“坐”真好!比躺着好!虽然累一点,不正反映了作者的某种状况?他干嘛坐这么久?吃饱撑的?这是什么心态?反映了什么?因此,用“寂寞”优于“寂寂”。“寂寞”是空虚、寂静、冷清、孤单、稀少义,包含了“寂寂”,这里须要“寂寞”才撑得起来。古人说,“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寂寞对屏山,相思醉梦间”“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就是基本常识,这再次证明“福之州州”(杨逍)的诗词修养极度贫乏。
青海湖
灵湖渺无极,浮泛入混茫。载地分广野,涵天沉太阳。……湖、无、浮,读着嘴唇吃力。
这个有争议。“浮”在古诗里历来读fóu(下平声十一尤),至今四川话也读fóu。如此,读来便不吃力了。
高昌
四望唯遗垒,故城今隐沦。不知风起处,满地动沙尘。……“唯”字已涵第二句。
先看一联古诗:“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既然“顾望无所见”怎么又“唯睹松柏阴”?这不矛盾吗?不矛盾,这是个倒装句,等于说“除了松柏阴”之外“顾望无所见”,省略了一些成分。写诗嘛,限于句法、格律等因素,这是难免的。还有两句诗意义相近,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等,这种情况不罕见,不妨碍它们是好诗。作诗不是做数学题,没有那么逻辑严密的,只要整体上气脉贯通,有新意就好。“四望唯遗垒”是所见,“故城今隐沦”是所想,没有涵盖关系。本来想用“故国”什么的,但限于平仄只好将就了,不知“福之州州”(杨逍)想到过这一层没有?
错拉山口
碛砾满山口,矮蒿如结毡。年年高处牧,移帐上冰川。……如结,莫若“结如”。
“如结毡”“结如毡”,不妨默念二十遍,其义自现。前者一石二鸟,既照顾平仄又“结毡”,强调“毡”。如是“结如毡”则强调“结”了。这里不须作这种强调,把一种看到的情况说出来即可。此处“福之州州”(杨逍)所犯的错误与第一首相似,他不知道为文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则,只能因地制宜。
夜宿安久拉
四野寂无声,上下皆明净。一夜空山里,雪与月相映。……“何”。
作者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像王维经常干的那样,哪容得“何”这么强烈的感情?禅是空寂,禅寂不会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所以“皆”恰如其分。这东西太深奥,不足为“福之州州”(杨逍)道也。
春酒
一步差千里,三生到眼前。举杯方昨日,杯尽已新年。……忽,是。
春酒,春节饮酒,不是喝花酒。年三十晚十二点左右喝酒,举杯方(正、当、才)昨日,杯尽便已新年,“忽”何谓也?殊不可解。“已”承“方”来,于义为胜。“福之州州”这一改连小学生都知道错在哪里,不细说了,省省。

的卢枥下卧,檀溪一跃起。赤兔去如飞,吕布关羽死。……走。
“走”是跑义,拘于形态,不如“去”意开阔。的卢卧于枥下,在檀溪一跃起,救得主人,而去如飞赤兔却总是妨主,这是辩证法。汽车跑得快未必就好,车祸多多,自行车呢?很慢,但安全,还锻炼了身体,看事物要这样看:相生相待。闭着眼想想,一个一跃而起,一个撒蹄而去,这个对比好,所以,“去”优于“走”。此外,“去如飞”常见,“走如飞”少见,惯例也要遵从。
七夕
日月经行处,长河广且深。心心竟何极,相望到如今。……一眼。
长河是这样的深广,牛郎织女相望是这样的长久,他们这心心念念啊,不知何日是个尽头?改成“一眼”成什么啦?都什么话啊?真有他的!这也要拿来说,简直是对诗人的辱骂。“福之州州”(杨逍)啊!
珍珠
合浦月圆亏,江淮沙为祟。谁念腹中徵,盈盈一滴泪。……粒?颗?
作为量词,“粒、颗”未尝不可,“丸”“泡”也可,不过意思相同文体意义未必相同(态度、语调不同)。“福之州州”(杨逍)显然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他要用“粒、颗”,他才不管这是否粗俗,是否像打油诗呢!“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把“浪惊喜”改为“空欢喜”“白欢喜”也可以,但文体意义已变,不是那个味道了。
归纳一下,“福之州州”(杨逍)犯了三个错:1、不知轻重,2、滥用感情,3、粗俗无趣。他还在字词层面打转转,以为汉语字词是不一样的,能够分出尊卑等级来,写诗就要用够份儿的字词,这才叫做诗。还有,他被一些错误的理论误导了,不知变通,生搬硬套。最后是他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还不够,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老大(杨逍)的一首无头诗(尸)
文/镜山小可
Q叔真能做,揩摸把探窥。等身齐土谷,无缝下金锥。
辗转夜还夜,喜欢谁就谁。吴妈脚太大,可恨不求推。
这是杂碎的又一首诗,叫嚣着说镜山评不动。本着不惧艰难,与人为善以及棒喝的目的,在此解读一下,仁者见仁。
“Q叔”,尊讳,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也可理解为叫骂,比上一次,略长了些辈份,估计下一次要称呼为“Q爷”“Q祖宗”也未可知。但知道称呼尊讳,有长进,不枉教导之功。“揩摸”,很轻微地抚摸,饱含深情,估计是上挺的前奏。其实杨逍早衰矣,掰而不直,人所共知,可以理解为阿Q精神,自我满足而已。“探窥”,入巷之隐语。这个也估计是自我嘴上满足一把,曲而不进,焉不用手扶乎?“金锥”比喻男性阳刚之物,“锥”,针也,这一点作者对自身的认知还是比较确切的,如针一般顺滑,可见用处能几。“夜还夜”,生为男人的悲哀,底根不硬不坚,不直如针般瘦羸,也就愈发的夜夜如是,以证明自己,殊不知还得用手扶。这词句的运用,说明太监心态,自知不可为而为之,嘴上耍青楼作派,但终是底气不足。“谁就谁”,遍试金刚,但毕竟”瓷器活“是不那么好揽的,屡败屡战,以至于不辨美丑,只问雌类,勾搭残疾女人开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演推到下一句的”吴妈“,就更为明了,“吴妈”,鲁迅作品里的悲剧式人物,男人早年猝死,儿子又紧接着死亡。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杨逍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倾诉。大家都知道,安可心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中年丧偶,虎狼之年,四处寻春,都在情理之中,膝下一儿,相依为命,搭上杨逍后,杨逍的生理缺陷又不能满足自己,故而烦闷,再加上一个拖油瓶,杨逍不满,便在情理之中,这是明显的在咒安可心的儿子快死,其心歹毒,真未可见也!
归纳起来,此诗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此诗最可宝贵之处,拿“吴妈”作比安可心,其心也狠,竟至于要斩草除根。可见安可心的儿子小命不久矣!哀哉!

【格那丁点评】钩沉轶事太多,这无关乎诗,而属于诗的外部研究,虽能益人心智,到底于诗无涉。
此诗病在文白杂糅而没有统合起来,一会儿白话,一会儿文言,一会儿诗,一会儿口语,就像那长了癞皮的狗,斑驳陆离,零乱杂碎,煞是扎眼。这说明老大(杨逍)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是欠缺。
其二,这诗有很多动作,小动作不断,如“揩摸把探窥”,你都不知道这些动作是怎么完成的,忙得过来吗?太有难度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尤利西斯》里面的一个词:“Smiledyawnednodded(微笑哈欠点头)。”看来老大(杨逍)是很喜欢搞些小动作的,并为之津津乐道。
最后,这诗弄巧,如“夜还夜”“谁就谁”,这很有趣吗?耍点小聪明而已,与睿智相差108000里。这是老大(杨逍)的一个通病。
所以,这诗是一首失败之作,完全失败。
2016-03-08 06:45

点评

镜山这厮,喜欢从苍老师的角度看问题,不过这回的诗评虽钩沉轶事太多,借机一逞口舌之快,总的来说,倒是有些准,那无头鸟尸,都整些什么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趁兄尚未道破,愚先来插一脚。不论是否与兄所见有差,凑个热闹。
第一,“争”不如“上”。此诗之劲力在于末句“水獭出岩礁”,前面的群鱼是照应,两句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
第二,“在”不如“坐”,“寂寂”不如“寂寞”。此诗之眼,在“残月”二字,从“夕阳下”(天要黑)到“残月”(天要亮),这是将近整整一夜了。“独坐”一夜,焉能不“寂寞”?若换成“在”和“寂寂”,就将动态的诗意变成静态了,何来“高十个层次”?
第三,愚赞同湖议。别的不说,此三字在音韵上确实有问题。
第四,“唯”字虽在实指上确实能涵盖住第二句,但这里的第二句明显是联想,时空已经拉开了,所以不是问题。
第五,“结如”不如“如结”。没去过青、藏、甘的人,很难体会得到“矮蒿如结毡”的意象。寒荒之地,矮蒿是一团一团的,就像起了球的地毯(或者穿久了的毛呢类衣服),这就是“结毡”的意思。如果把结字拆出去,就表达不出这个寒荒的意象了。
第六,这个“何”字是要换哪个字?“寂”?“皆”?“一”?“月”?“雪”?如果前四个都把它换掉,“四野何无声?上下何明净。何夜空山里,雪与何相映?”也挺有意思的,哈哈!
第七,“忽”、“是”不如“方”、“已”。用“忽”、“是”的话,“昨日”就是联想了,说到底还是当下。但用“方”、“已”,却就是夸张写实了,“杯酒之间,昨日新年”,这个味道就醇厚了。五言绝句里面,如果还有重字,那么一定是两字之间有极强的张力存在。
第八,“走”和“去”,各有优劣。从表意上来看,“去”要略好一些。但是,“去”字也有个问题。从本诗来看,明显是用赤兔对比的卢,抑前褒后的。但是,关羽死时,赤兔亦随死,用“去”的话,这一点就被违逆了。愚意还不如换上个平淡一点的“走”。怎么说呢?的卢关键时刻能救主,而赤兔未 能,这是本诗的核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赤兔能与主同死,而的卢未能。
第九,“相望”与“一眼”,各有其妙,不相上下。
第十,“粒”、“颗”皆不如“滴”。“粒”、“颗”者,型也,“滴”者,神也。
以愚观之,改得确实不算高明,一胜四抗五不及。
2016-03-05 12:29
格那丁回复: 2016-03-05 23:40
你不但能正确地感到,还能说出来,这就比“福之州州”(杨逍)高了两档。 举个例子,第一首,“福之州州”(杨逍)错在不知人格化叙述与非人格化叙述,他误以为人格化叙述一定优于非人格化叙述,而事实恰恰相反,20世纪以来,非人格化叙述倒是西方叙事的主流。我国这一叙述法早已发达,尤其在古诗里,如王维的很多五绝就是非人格化的。

[跟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100

回帖

2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那丁提示一下:王维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为什么用了两个极其普通常见的字“照”字和“流”字呢?他为什么不说“明月松间乱”或“明月松间淡”呢?按理说新雨后的山月在松间完全可以乱或淡的,他为什么不用?新雨后的山泉也完全可以在石上奔流或洄悬的,可他为什么不说“清泉石上奔”或“清泉石上悬”呢?(先不考虑押韵)。“福之州州”主要就错在这里,他还没有建立起关于诗歌的语感。
2016-03-04 10:00

[跟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