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近体诗的声律标准,是唐朝不合王力,还是王力不合大唐?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0:28
声律不同也叫近体诗?

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是:四声25法;
清朝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是:平仄24法。
由于,【四声25法】涵盖着【平仄24法】,
所以,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仅仅是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精华】,而非全部。

点评

大明平仄二四六怎么没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6 1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1:12
这是你学王力的成果?

非也,读文镜秘府论,考科举试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1:00
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是:四声25法;
清朝科举近体诗的律句标准是:平仄24法。
由于,【四声25法】涵 ...

大明平仄二四六怎么没有了?

点评

清朝的科举声律,则是明朝真空的平仄246分明。 在此基础上,只是追加了【忌讳孤平句】【忌讳三平句】等两个不必要。 明朝以前,并无【平仄二四六】的理论或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3-16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16 11:19
大明平仄二四六怎么没有了?

清朝的科举声律,则是明朝真空的平仄246分明。
在此基础上,只是追加了【忌讳孤平句】【忌讳三平句】等两个不必要。
明朝以前,并无【平仄二四六】的理论或说法!

点评

明朝以前,并无【平仄二四六】的理论或说法! …… 文镜秘府论的五七言尖头律是干么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16 11:3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1:25
羊说读过王力汉语诗律学,但不知古风也讲声律。可见读过是假,只知元競是真。 ...

探索或研究唐朝声律,没必要读王力!王力所谓的声律理论,只是清人或拗救或孤平的残羹剩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1:12
这是你学王力的成果?

学王力,远远不及直接学清人!
探讨或研究大唐声律,离不开元競的诗脑髓和科举试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1:25
羊说读过王力汉语诗律学,但不知古风也讲声律。可见读过是假,只知元競是真。 ...

从无规律里找规律,痴心妄想!

点评

对羊可能意味着无规律,对人就未必。规律,就是共性。所有古风诗,都是有共同点的。这就是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7-3-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5 16:58
毛主席的【谁主沉浮】,也应该读【fou】啊!

“浮”念 fou ,应是中古以下的北方某个区域的读音。“虞,娱,吴”三字同音,都念 wu 。现在的东南闽潮语方言的“娱”字就念 wu 。“浮”念 pu ,应是上古,中古一直流传下来的读音。别忘了,髓唐近三百年,实是北狄王朝,其所出现的韵书,实是北狄汉化的混合语音。

点评

不管如何,隋唐就有【u】的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2:37
不管如何,隋唐就有【u】的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