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虚情假境莫为诗——与格那丁福之州州等律体韵文名家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5 08:04
古代诗话汗牛充栋,举凡诗人诗事,典故佳句,诗词旨义等等皆可入话,评诗也有,三言两语概评,点出优缺, ...

象现代人写的赏析式品评文字,洋洋千言,简直是喧宾夺主,已经把诗话变异了,不再是古代诗话传统。

个人极不赞成这种品评方式。首先,我始终认为,诗的妙处,在于妙会,而非评析所得。
当今许多长篇大论的赏析,不过是赏者自说自话而已,与作者之意,往往风马牛。

点评

------千真万确.当今许多长篇大论的赏析,不过是赏者自说自话而已,与作者之意,往往风马牛。  发表于 2017-3-5 11:13
很大程度是影评的写作方式。影评也是有简单一句话评论和深度解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0:2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3-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7-3-5 10:17
象现代人写的赏析式品评文字,洋洋千言,简直是喧宾夺主,已经把诗话变异了,不再是古代诗话传统。

个人 ...

很大程度是影评的写作方式。影评也是有简单一句话评论和深度解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5 08:04
古代诗话汗牛充栋,举凡诗人诗事,典故佳句,诗词旨义等等皆可入话,评诗也有,三言两语概评,点出优缺, ...

古代诗话汗牛充栋,举凡诗人诗事,典故佳句,诗词旨义等等皆可入话,评诗也有,三言两语概评,点出优缺,如《唐诗别裁集》,《唐诗选脉汇评通林》等。象现代人写的赏析式品评文字,洋洋千言,简直是喧宾夺主,已经把诗话变异了,不再是古代诗话传统。
------千真万确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5 08:16
与前人的很多诗话,只是读书笔记,往往只是需要对作者本身负责不同,现在的赏析基本上还是要考虑受众。
第 ...

当今许多长篇大论的赏析,不过是赏者自说自话而已,与作者之意,往往风马牛。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4 23:33
其实还是比较关心什么样的是各位眼中的好作品------当代的。
虽然如观先生的标准很不客观,直指帝王将相, ...

至于如何判断是否缘情,怎样鉴别是否胡诌八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知人论世。这本是古代文学批评一直奉行的不二法则,负责任的诗评向来如此,可惜在当今网络快餐文化背景下,实施起来的确太难。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也就是 既要听其言——看他在诗中怎么说,又要观其行——看他在事关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兴衰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态度,看其是否言行一致。对待新声旧韵问题的态度尤能说明问题,当然也只能观其大略,窃以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4 23:33
其实还是比较关心什么样的是各位眼中的好作品------当代的。
虽然如观先生的标准很不客观,直指帝王将相, ...

诗寿无极限。历史上的成名诗者有几人身世不为后人所知?几乎没有。青史留名的诗人不仅身世几乎是透明的,连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也大多可考。这是当今网络环境下有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腹男盗女娼,当世人却又无法考证当世人的滑稽现实所无法比拟的。不过我相信,作品脍炙后人之口的当代诗人在后人看来同样是可以知人论世的。这真是一个怪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阳系诗联总裁 于 2017-3-10 21:23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4 23:33
其实还是比较关心什么样的是各位眼中的好作品------当代的。
虽然如观先生的标准很不客观,直指帝王将相, ...

其次就是得味。当然不是“一壶春雪试茶香”之类馊味,而应是杨万里在《颐庵诗稿序》中描摹的那种味道: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 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 则诗安在乎? 曰:去词去意, 而诗在矣。然则诗果焉在? 曰:尝食夫饴与荼乎? 人孰不饴之嗜也, 初而甘, 卒而酸。 至于荼也, 人病其苦也; 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3-4 23:33
其实还是比较关心什么样的是各位眼中的好作品------当代的。
虽然如观先生的标准很不客观,直指帝王将相, ...

通常所谓蕴藉、耐品、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类说法,其实就是说的诗味。由此可见,若是放到诗词历史的坐标系中考量,言尽意竭的简单说事论理之类作品,严格而言其实均不配称诗。不过,通常所谓蕴藉、耐品基本属于味内味范畴,而杨万里的诗味说则是讲的味外味,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绝非常人所能轻易达到。或许正是基于杨万里的诗味说,北大一位老教授在读罢全唐诗后,才发出“全唐诗中只有一千多首是诗,其余的都不是”之类感慨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阳系诗联总裁 于 2017-3-10 23:03 编辑

然后就是出新。出新应是真正有志立于中华诗林的朋友永恒的追求,本来应该排在第一位,特定历史条件下,因强调无情则无诗这一基本诗理和无味不成诗这一高级诗理,出新才屈居第三的。然出新乃决胜之道,没有出新便没有发展,便无法立足于青史。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诗者,一个不忍诗词继续沦落的仁者,一个有志于推动现代中华诗词历史的吟家,总不能麻木不仁、自私自利、镇日躺在唐宋诗词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沾沾自喜吧?至于业内每个人出一村一寨一乡一镇之新,还是一区一县一省一市之新,抑或一国之新、诗史之新,自可因人而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2

回帖

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阳系诗联总裁 于 2017-3-10 22:49 编辑

纵观当今诗界,出个人之新者甚众,出一村一寨一乡一镇之新者也不少,出一区一县之新者就不多了,出一省一市之新者就更少了,出当下一国之新者极少,出诗史之新者就有如凤毛麟角了。大家知道,各级科技进步奖都是要履行查新程序的,尽管分为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省部领先等多个层次,但若没有在相应范围内的创新内容,则任你的项目多么纷繁复杂,任你付出了多少辛勤努力,任你和你的团队多么夜以继日、辛苦有加,都是没有资格参评的,仅创新一项就把你淘汰掉了。同样道理,出新是诗词发展的源动力。笔者曾经多次看到,有诗友机械模仿古人作品照样飘红,有诗友只是在古人名作基础上稍微改动几字照样加精,这又何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