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半山楼主人

半山楼主人试評"題秋"十幅佳作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19 12:06
第十对,“风流”可当专用名词看,“肃杀”却不是。“全结果对可题诗”的全对可,可斟酌。 ...

您认真读帖,精神可嘉哈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7-3-1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对,“谁捧对诗题”,其中的“谁对诗”,是代词对名词,词性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这样评联,其实是错误的,按照你的评论,即使是"千古第一长联", 也是错误百出,几乎都可算词性不合。请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歆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稻香,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五--数;滇池---往事;词性明显不对嘛?下同,不一一注明)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襟--酒;岸帻--凌虚;空阔无边---英雄谁在.
根本对不上,词性合吗?}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此处属句中自对,但词性多处不合:骧神骏---翥灵仪---走蜿蜒---翔缟素;蜿蜒系连绵词,与其余词性不同.......楼船是对不上铁柱的;楼怎么对铁呢?斧只能对刀剑.不能对囊;]
高人歆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此处如按你的看法,一句也没有对上]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最后一段,你看对仗如何?苹苇---断残;香稻能对杨柳么?羽能对烟么?秋雁能对清霜么?....一句都不对.]


所以说,你对楹联,一知半解哈,直言莫怪.














点评

古人的联对按古人的要求去衡量,现代的联对应按现代的要求与规范去裁判。偶在第一对里已说得很清楚,“现代人的对联须按新颁布的《联律通则》创作与裁判,词意词声词性三者须对上。” 你所举的十副对联若放在清代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0 10:59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9 1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词性相对算宽对吧,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吧。

点评

一个样,没有两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0 12:31
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您的看法是对的. 但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硬要逐字一一作考量.其实是一种误操作.对联,犹其是长联,不要求逐字作对. 此楼上有人将网络获奖前十联,逐字核查,其实毫无意义;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19 19:35
以词性相对算宽对吧,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吧。

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您的看法是对的.
但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硬要逐字一一作考量.其实是一种误操作.对联,犹其是长联,不要求逐字作对.
此楼上有人将网络获奖前十联,逐字核查,其实毫无意义;


~~~~~将楼上数评复录如下:
~~~第一对,一卷对几分,词性不合。一卷是数量词,几分是数词或者形容词。飘零对惆怅,词性结构不合。惆怅是连绵词,飘零恐不是。两处没的对上,此对联对得不及格。
~~~第二对,三径对十分,词性不合。所犯的错误与第一对的“一卷对几分”相同。
~~~第六对,“鹏举云飞对霜浓雾重”,举对浓,飞对重,词性恐不合。
~~~第七对,“荷塘对晚笛”,其中的荷对晚,词意稍弱。“败叶对孤烟”的败对孤,词性可斟酌。
~~~第八对,“翾风对惠我”,其中的风对我,词性不合。“万里对千年”,其中的里对年,词性不合。最后面的“风解对我开”的风对我,词性还是不合。一联三处词性没对上,自然是不及格了。
~~~第十对,“风流”可当专用名词看,“肃杀”却不是。“全结果对可题诗”的全对可,可斟酌。
~~~第三对,“谁捧对诗题”,其中的“谁对诗”,是代词对名词,词性不合。


~~~罗烈烈这样评联,其实是错误的,按照他
的评论,即使是"千古第一长联", 也是错误百出,几乎都可算词性不合

所以说,罗网友对如何作楹联,只是一知半解. 其实,对联的对仗要求与律诗的对仗要求并
完全一样.


点评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记得孙逐明先生研究过《缥缃对类》对词性对仗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0:34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9 2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3-19 20:21
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您的看法是对的.
但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硬要逐字一一作考量.其 ...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记得孙逐明先生研究过《缥缃对类》对词性对仗的关系。

点评

习对发蒙格式 凡入小学,教之识字,便教读得分明。每字各有四声,惟有潇宵爻豪尤候幽七韵,切之至第三声止,无第四声,余皆有之。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皆是仄,故以平上去入别之。平字用仄字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0 11:53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19 20:34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记得孙逐明先生研 ...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strong::strong: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7-3-2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3-19 18:11
罗烈烈这样评联,其实是错误的,按照你的评论,即使是"千古第一长联", 也是错误百出,几乎都可算词性不合。请看 ...

古人的联对按古人的要求去衡量,现代的联对应按现代的要求与规范去裁判。偶在第一对里已说得很清楚,“现代人的对联须按新颁布的《联律通则》创作与裁判,词意词声词性三者须对上。”
你所举的十副对联若放在清代以前所创作,也许都可当作工对看,可在现代,你这十副对联,确实有七副不及格,原因大多是词性没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0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20 11:5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19 20:34
以词性解析对仗,是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古人虚对虚实对实的对仗法相合,记得孙逐明先生研究过《缥缃对类》对词性对仗的关系。

习对发蒙格式

    凡入小学,教之识字,便教读得分明。每字各有四声,惟有潇宵爻豪尤候幽七韵,切之至第三声止,无第四声,余皆有之。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皆是仄,故以平上去入别之。平字用仄字对,仄字用平字对,平仄不失。

    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盖字之有形体者谓实,字之无形体者谓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

    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谬矣

    又有借用同音字,谓如澄清之“清”与青字近音,洪大之“洪”与红字近音,采色门借清洪字对黑白等字;又如增益之“益”与一字同音,参请之“参”与三字同音,复载之“载”与再字同音,数目门借益参载字对十百千万等字;又如爵禄之“爵”与雀字同音,公侯之“侯”与猴字同音,禽兽门借爵侯字对鸟兽虫鱼等字,谓之借对。

    例又有引用周易卦名,毛诗篇名,虽不苦拘虚实,然不若亲切者为好。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有此活法,初学者未易语此。今以虚实死活字分门析类,辑为对属,以便初学简阅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2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19 19:35
以词性相对算宽对吧,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完全一样吧。

一个样,没有两样

点评

对联的要求与规范基本上来自于律诗的对仗,但没有律诗对仗那么严格。体现在《联律通则》的词品对应上,符合的历史传统对格的,词性的要求可从宽,从宽的范围在第三章规定。而律诗的对仗,哪怕是流水,错综,自对等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0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