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豫章台(涂键) 于 2017-1-6 08:20 编辑
新年愉快!
【沉醉东风】曲谱简介
台湾郑骞《北曲新谱》【沉醉东风】云:
[简介]小令、散套、杂剧。 小令 任昱 撰
[例作]爱望海,秦山古色。。探藏书,禹穴重来。。舰水边,云门外。。有谁人,布袜青鞋。。休问吴宫暗绿苔。。越国在,残阳翠霭。。
[格律]十十仄,平平厶苹。。十十平,十仄平平。。十仄平·平平仄。。仄平十,[十仄平平/仄平平仄]。。十仄平平仄仄平。。十十仄,平平去苹。。
[句式]七句:七乙。。七乙。。三·三。。七乙。。七。。七乙。。
[说明]末两字必用“去苹”起调,“上苹”已不足为法,偶有用“上去”或“去去”者,则是坏格矣。 元曲选本王桀登楼剧第三四两句:“虽然是一封书死了荆王。。还得你万言策奏知今上。。”盖以了知二字为衬,而文义似四字句耳。此两句无变四字者,亦不应变。西厢梵王宫殿折,第六句破为三个四字句云:“则愿的梅香休劣。夫人休焦。。犬儿休恶。。”仅见。实则此三句仍是七字,即“梅劣夫焦犬儿恶”也。 追韩信剧第六句下有四字句云:“忽然伤感。默(蓦)上心来。”系带唱,非曲文。 吕止轩颜色天然套那步轻轻曲末两句云:“那的是冤家痛紧恰。。脱了鞋儿缠咱。。”见阳春白雪。紧恰二字连用,又见于此套之拨不断曲。广正误紧为煞,又将恰字属下句,遂以为第六句变七乙,且列为第二格,大误,此句从无变七乙者。
,
大陆任纳、卢前《元曲三百首》胡祗[双调]沉醉东风: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注释】沉醉东风;双调曲牌。句式。六六、三三七、七七。
,
大陆王季思等《元散曲选注》卢挚[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接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骛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注释】沉醉东风:双调的常用曲调。句式:六六,三三七、七七。共七句六韵。(第三句可不用韵),六六、三三句一般要对。
,
大陆王奕清等《钦定曲谱》仙吕作双调过曲[沈(沈同沉)醉东风]《琵琶记》:
[例作]你爹行见得好偏(韵)只一子不留在身畔(韵)他只道我不贤(韵)要将你迷恋(韵)这其间怎不悲怨(韵)为爹泪涟(韵)为娘泪涟(韵)何曾为著夫妻上意牵(韵)
[格律]上平平去作平上平(韵)入平上入平(衬)平去(韵)平入去上作平平(韵)去平(衬)平去(韵)去平平上平平去(韵)去平去平(韵) 去平去平 平平去 平平 去平(韵)
[说明] “畔”字借韵。“要将迷恋”四字用仄仄平平亦可。“意”字或作“挂”字,非。末句按后《园林沈醉》一曲,“著”字、“上”字俱应作衬。
【涂案】试比较以上四个例作不难看出:
其一、元人作曲句法非常灵活,三三七不是增词了吗;
其二:七乙的句式,不是可以转换成六字的律句式吗?
其三:[沈醉东风]亦北曲、亦南曲,不标明宫调、地域行吗?
其四: “畔”字借韵,其实质是地方的方言的押韵所致!
其五:不难看出不仅仅北曲可以有增衬,南曲也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