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23

《国殇》的真伪和千百年来专家学者的错解

[复制链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发表于 2016-11-19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11-19 02:40 编辑

屈原的《国殇》,全诗十八句如下: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千百年来的专家学者,都把屈原的《国殇》当作是白起攻破楚都荆州,屈原悲痛万分,写下了《国殇》以后,不久便跳湖自杀。可事实是这样吗?今找到屈原的《国殇》原诗细读,怎觉得不以为然。诗中谁跟谁打,在哪里打,稀里糊涂的。但从诗中描述的情形,倒象是春秋时期吴楚的柏举之战。查得《史记》,白起破郢,从宜城到荆州,一路上根本没有碰到楚国的军队,也没有发生过战斗。所以,偶很怀疑,《国殇》是西汉伪作的附会,千百年来的专家学者的解释是错误的。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1-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殇》是为追悼为国牺牲将士而写的挽歌,从诗的风格来看,无疑是屈灵均所作,至于具体是写哪个战役学界存有争论。把它说成是西汉人的伪作,缺乏论证。

点评

屈原是大夫,楚国的每一场战斗,时间,背景,他不可能不知道,怎会张冠李戴,乱打号码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5:12
挽歌不假,可追悼谁呢?谁跟谁打,怕是都没搞清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1-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楚辞》的一大特点是说神话,而这些神话是《诗经》里所没有的。《诗经》里的神是天,鬼是祖宗,而《九歌》里的东皇太一,湘夫人等等则完全是神话。就这点来看《国殇》符合这一特点。篇中的“天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很明显看出也是在说神话。因为”威灵“是专指鬼的。

点评

任何理解都必须有史实作依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4: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11-19 1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百年来的专家学者,都把屈原的《国殇》当作是白起攻破楚都荆州
……
查了一下,没见到这种说法,国殇好象不是描写一次具体战斗,罗先生可否提供一下资料。

点评

谁跟谁打,创作背景都没搞清楚,追悼谁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5:02
你到哪查,都是把《国殇》当作是白起破楚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了《国殇》以后,不久便跳湖自杀,以表达他的爱国情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19 11:04
千百年来的专家学者,都把屈原的《国殇》当作是白起攻破楚都荆州
……
查了一下,没见到这种说法,国殇好象 ...

你到哪查,都是把《国殇》当作是白起破楚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了《国殇》以后,不久便跳湖自杀,以表达他的爱国情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19 09:32
我们知道《楚辞》的一大特点是说神话,而这些神话是《诗经》里所没有的。《诗经》里的神是天,鬼是祖宗,而 ...

任何理解都必须有史实作依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19 09:14
《国殇》是为追悼为国牺牲将士而写的挽歌,从诗的风格来看,无疑是屈灵均所作,至于具体是写哪个战役学界存 ...

挽歌不假,可追悼谁呢?谁跟谁打,怕是都没搞清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19 11:04
千百年来的专家学者,都把屈原的《国殇》当作是白起攻破楚都荆州
……
查了一下,没见到这种说法,国殇好象 ...

谁跟谁打,创作背景都没搞清楚,追悼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7380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997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19 09:14
《国殇》是为追悼为国牺牲将士而写的挽歌,从诗的风格来看,无疑是屈灵均所作,至于具体是写哪个战役学界存 ...

屈原是大夫,楚国的每一场战斗,时间,背景,他不可能不知道,怎会张冠李戴,乱打号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1-1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承认中国古代重实用的传统存有缺点,主要表现为:对形式逻辑的轻视以及对建立理论体系和逻辑论证的忽视。由于重直觉,重实用,中国思想家长期认为经验上的贯通与实践上的契合,就是真知的证明,因而不注重逻辑上的论证,不注意建立形式上的条理系统。语录之风盛行,有些人甚至不立文字。这就给比较注重形式逻辑论证的西方学者以口实,他们可以以没有史实依托为藉口,质疑,直至否定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这也是玩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惯用的手法。

点评

屈原不是楚国忠君爱国的大夫吗?瞧瞧:“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是在写战败方丧失道义,老天震怒发威,将他们全部杀死弃原野。这是在鞭打战败方呀!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是在颂扬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9 2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