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6-11-5 20:43 编辑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你说的是这一首吗? 这无疑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唐诗! 说优秀,主要表现在意义上,而不是格律上。 听说,此诗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仿写的。李白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仿得非常到位。 后人的欣赏也大多从诗意方面着手,我至今还没发现有哪个评论家从平仄格律上来分析这首诗的优劣。如果罗先生硬要从平仄格律上来分析这首诗的话,我不保证其它方面是否符合后人归纳出来的平仄格律规则,但可以肯定完全符合“135不论”口诀含义。 凤凰台上凤凰游,1仄3平5仄―本句平仄交替(不论) 凤去台空江自流。1仄3平5平―本句平仄不交替(也不论) 上1仄下1仄(不对 不论); 上3平下3平(不对 也不论); 上5仄下5平(相对 也还是不论); 吴宫花草埋幽径,1平3平5平―本句平仄不交替(不论) 晋代衣冠成古丘。1仄3平5平―本句平仄不交替(也不论)
上1平下1仄(相对 不论); 上3平下3平(不对 也不论); 上5平下5平(不对 也还是不论); 三山半落青天外,1平3仄5平―本句平仄交替(不论) 二水中分白鹭洲。1仄3平5仄―本句平仄交替(也不论) 上1平下1仄(相对 不论); 上3仄下3平(不对 也不论); 上5平下5仄(相对 也还是不论);
总为浮云能蔽日,1仄3平5平―本句平仄不交替(不论)
长安不见使人愁。1平3仄5仄―本句平仄不替(也不论) 上1仄下1平(相对 不论); 上3平下3仄(相对 也不论); 上5平下5仄(相对 也还是不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