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淬叶之声

小议“争论”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2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23 06:57
非常赞同,有的论坛本来很好,但由于管理者的行政干予,不准这不准那,逐渐冷清了,至使网上几年来没有个象 ...

如观一般是到哪个诗坛哪个诗坛就旺,一开始在某坛某栏,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人气,但是那个坛的某些高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袒护一些诗友发表不良言论,才不得已选择离开。

后来又到某坛,提的一些建议并没有完全不折不扣地去实施,以致走了很多弯路,以后恐怕也难有起色。连发帖的诗词分类都不分,搜索起来都困难,这些诗坛目光短视,无论现在的规模是大是小都很难承担历史重任,要不是为了来时的承诺,我早就离开了。

没有想到历史会选择此坛,相信以后此坛会兴旺起来的。



.

点评

谢谢如观先生,历史的重任愧不敢当,但韵的争论是近些年的热点,强制禁止恐不合适,欢迎先生常来发表高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0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4 0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24 00:35
如观一般是到哪个诗坛哪个诗坛就旺,一开始在某坛某栏,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人气,但是那个坛的某些高管听不 ...

谢谢如观先生,历史的重任愧不敢当,但韵的争论是近些年的热点,强制禁止恐不合适,欢迎先生常来发表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淬叶之声 于 2016-10-24 07:09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6-10-23 23:46
诗韵的确立关系到今后中国诗词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历史的重任看来只有此坛才能承载了。

...

    花草在春天都有生长、开放机会。人类社会,言论自由,是最基本的。让人说话,听取不同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只要平心静气都会有协商余地。
.
  诗韵,当下比较。主要原因是有过历史断层。古典诗改革,戊戌变法就意识到了,且黄遵宪、梁启超等就倡导并行动了。但自5.4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革命手段使之掐断,这些年古典诗才抬头,不是自然而然的逐步过渡,有一个重提继承问题,给保守提供了机会。
.
  淬叶以为,大的语言环境已定,所以诗用新韵是必然的。但有个适应过程。向民歌学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非一蹴而就。不必急新、不必守旧,逐步上轨道。就如内地办的持久的大点的诗坛,一开始只有律绝,逐步添加了竹枝、民谣、新诗、新韵、自度......用了十几年,共识是在创作过程里,逐步实现的。
.
   既然是爱诗而来、为诗而言,有这个共同基础,就没有不“心平气和”的理由。用韵问题,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处理要端正。某网站禁而不止,禁得了吗?是这个网站有偏向、不公正,压制适得其反。
.
   诗,有史以来都非保守园地。哪有“创”而不“新”的道理?诗,也是最大度能容的。包容五湖四海、古今中外,即如科考这种关乎人生命运的桎捁,也未挡住词的出现、曲的高山。行政命令,绝非诗的顶头上司。诗人是独立的,诗是自立的。



点评

新旧韵之争确是由旧体诗出现断层造成的,切韵被唐定为官韵之前,想必韵的争论也和今天一样,出现了多种韵书,有“吕静《韵集》,夏侯《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4 0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6-10-24 07:06
花草在春天都有生长、开放机会。人类社会,言论自由,是最基本的。让人说话,听取不同意见,包括反对 ...

新旧韵之争确是由旧体诗出现断层造成的,切韵被唐定为官韵之前,想必韵的争论也和今天一样,出现了多种韵书,有“吕静《韵集》,夏侯《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

点评

有史可鉴。谢谢首席临赏留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24 07:32
新旧韵之争确是由旧体诗出现断层造成的,切韵被唐定为官韵之前,想必韵的争论也和今天一样,出现了多种韵 ...

有史可鉴。谢谢首席临赏留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24 08:11
新旧韵争论可以,但需要理性辩论。吟者总是以贬低他人来抬高他自己,也就为人所不耻了。遥握。 ...

谢谢文友临赏留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24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还有步和功能,新旧韵之间也无法步和。

都去写新韵吧,明朝就是一个例子,现在还有几个人看得懂用洪武正韵作出的诗啊。

所以,诗人一定要独具慧眼,有独特见解,不能被一些人一忽悠,信心就开始动摇。

点评

问好如观先生,“诗,一定要独具慧眼,有独特见解”这个见解,很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18:52
明朝用洪武正韵写的诗你怎么就看不懂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24 17:53
诗还有步和功能,新旧韵之间也无法步和。

都去写新韵吧,明朝就是一个例子,现在还有几个人看得懂用洪武正 ...

明朝用洪武正韵写的诗你怎么就看不懂呢?

点评

金老,能看得懂,我是指的用韵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金老所说的“平仄从严,韵尾从宽”,如观认为应该是指平水韵诞生以前。但是编撰平水韵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规范律诗用韵的,特别是韵尾用韵。 所以说,人的发音随着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21:56
问好金首,谢谢临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4 1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24 17:38
谢谢。我写诗词虽多用旧韵,但对新韵诗,也绝对是支持的。个见:在旧韵诗占绝对地位的时候,应给新韵诗以 ...

严用韵,是科举的遗留,直到清末。
人们依据科举的遗留严用韵,无可厚非;用新韵与旧韵区别蛮大,所以,只要是新韵诗意还可,亦不宜苛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24 17:53
诗还有步和功能,新旧韵之间也无法步和。

都去写新韵吧,明朝就是一个例子,现在还有几个人看得懂用洪武正 ...

问好如观先生,“诗,一定要独具慧眼,有独特见解”这个见解,很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