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28

要站在诗韵长河的高度来看待诗韵变革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6-10-1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6 22:34 编辑

律诗的要素:对仗工整、平仄变换有序、韵脚规范。

一切诗韵变革都应是为保证这三要素进行的,而不是要破坏他。平水韵既然已经对韵脚做了规范,并且事实上已经被传承。如果我们要改成今韵,那么今诗与古诗的韵脚就不再一致,那么所谓的“规范”只能是从现在开始的“规范”,但从诗词的历史长河上来看他就是不规范的举措,是属于破坏律诗要素的行为。


所以,如观个人认为:模仿清朝的《佩文诗韵》对《平水韵》加音注,并扩大字库用字,仍实行《平水韵》的单一韵种是上策,现今实行的双轨制新旧韵并行是中策,完全实行今韵是下策,是不可取的,也是如观个人坚决反对的。

要实现《平水韵》标注读音和扩充字库也最好要两岸四地共同编撰,不可单方面实施。

1

主题

56

回帖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16-10-1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音注是什么意思?汉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遊山玩水 发表于 2016-10-16 19:04
加音注是什么意思?汉拼吗?

对,就是以实现按今声朗读又完全合平仄音律、并且字库用字增加为目的。然后仍实行用平水韵创作,同时取消新韵。

点评

这个容易,王力古汉语字典就有汉拼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

回帖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16-10-1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6 20:11
对,就是以实现按今声朗读又完全合平仄音律、并且字库用字增加为目的。然后仍实行用平水韵创作,同时取消 ...

这个容易,王力古汉语字典就有汉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

回帖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16-10-1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倒是挺好,整理出来查找也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遊山玩水 发表于 2016-10-16 20:52
想法倒是挺好,整理出来查找也方便

《佩文诗韵》的做法其实就是很成功的,注音、增字库,模仿他去做就行了。

不要把古音想得那么神秘,其实和今声差异不大,我们注音的目的就是由官方规范一个标准音就可以了。至于怎样读,还是每个地方的方言不一样就会千差万异,包括今韵也是如此,只需官方规定一个标准音即可。

点评

我弄不明白先生的提义如何操作。将平水字重新注音,它已不是平水韵。又如何增字?先生不妨举几个字示范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6 22:27
《佩文诗韵》的做法其实就是很成功的,注音、增字库,模仿他去做就行了。

不要把古音想得那么神秘,其实 ...

我弄不明白先生的提义如何操作。将平水字重新注音,它已不是平水韵。又如何增字?先生不妨举几个字示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就是按今声注音,只有那些平仄与今声不符的字再参考<切韵>的反切注音增设多音字即可。

点评

此议可行,我早有一个提议:凡今声入为平的字,视为两读即可。其实颁布于1939年的《中华新韵》即现在的《诗韵新编》就是此例:句中用旧入声不变,句尾凡旧入声变平者可用来押韵,这个字就变成了平仄两读字。只是《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0-17 08:44
金老,就是按今声注音,只有那些平仄与今声不符的字再参考<切韵>的反切注音增设多音字即可。 ...

此议可行,我早有一个提议:凡今声入为平的字,视为两读即可。其实颁布于1939年的《中华新韵》即现在的《诗韵新编》就是此例:句中用旧入声不变,句尾凡旧入声变平者可用来押韵,这个字就变成了平仄两读字。只是《诗韵新编》韵部不理想,庚东并不押韵却为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7 12:51 编辑

比如绝字与今声不符,我们就标注去声绝即可。其它相符的就按今声。这样的结果是平仄按今声朗读完全符合律诗音律。

点评

先生的意思是: 1、平水韵的106部不变。 2、把那些今声已读平的字加进相应的平声韵部去,如“滑”加进平声“六麻”好办。“白”“国”加在哪个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