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呼吁】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

 关闭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2 21:43 编辑

第八,总体而言——非指个体,目前活跃于网络诗词园地的诗者中,旧韵诗者的文化程度疑似略高一些,文字功夫也相对略好一些,他们写出的东西更像诗,惜乎多属文字游戏,情味索然,真正出新者甚寡。反观新韵作品,则大多源于真情实感,更接地气,也更清新自然,惜乎文字功夫大多不够老到,表现手法时常失于单调,因而难免失于味道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下的新声旧韵诗者及其作品可谓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客观地说,基于北方方言的普通话是现行区域性汉语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就其自身的音乐性和律句音乐美的表现力而言,是逊于中古平水韵所基于的正音系统——切韵系音的。但是,必须认清,历代官话都不是专为为诗填词而厘定的,也正因其简单实用,才可能于短时期内在全国广大地区强势普及。这无疑是有利于增进整个中华民族团结、防止族群分裂的大好事,一个真正悲天悯人、具有家国情怀的合格诗者理当举双手赞成才是。可是,业内一些自诩抑或人称的所谓大家,居然也因未能认清韵乃声韵、语音是诗韵的载体、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通用语的极致便是简单实用之类朴素的道理而抵触现代读书音,更未能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以致为了一己之私,在国家语言文字法颁行十几年后仍在强行误导,强奉普天之下无人能读的中古平水韵为全国范围的正统诗韵,这实在不能不说是整个诗词界的悲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2 23:25 编辑

第十,一个勇敢而富于创造力的诗者,不应在回忆和意淫中过日子。说实话,我对普通话中入声的缺失也深感遗憾,可这完全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早在金兵入主中原的南宋时期,北方广大地区的入声便已不同程度地弱化甚或消失,及至元蒙进一步强化后,有明一代这种局面已不可逆。随后又是满清入主中原,就不必细说了。这就是历史,对待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尽管十分不情愿,也只能选择接受。现代读书音——普通话不过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而已。曾令孔老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曼妙不?恐怕比中古平水韵还曼妙十倍、百倍吧?可是,失去了便是失去了,音乐界只能选择接受这一事实。中古平水韵其实也是这样,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能确读便是不能确读了,其音乐美也便无从体现了。对此,成天介捶胸顿足、呼天抢地也没有用,拿着五花八门的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终属自欺欺人,终非雅事,那真的不是一个合格诗者的作为。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积极采用现代读书音,力争创作出为现代读书人乃至全体国民所喜闻乐见的真正能够体现格律诗音乐美的佳作来,才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2 13:33
文都不屑看,平水韵独霸诗坛历千余年,新韵任你跳骂,各诗坛也不过给你一小片地方让你栖身而已。 ...

所见
大厦将倾不自知,销魂最是跳梁时。
频遭棒喝犹腾跃,始信伊家为底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必须第n次郑重申明,请中古平水韵适时让贤,并不意味着取缔平水韵,更不意味着不许平水韵诗者继续采用平水韵及与其一脉相承的词林正韵为诗填词,届时只要业已完成历史使命的以中古平水韵为代表的旧韵系统让出全国范围的正统诗韵地位即可,其它均可照旧,有关方面仍应继续为旧韵诗者及其作品提供必要的方便。这显然是一种人性化的考量,而非情理、法理、韵理使然。大家知道,切韵系正音系统乃是中古读书音——相当于现今普通话标准音的书面记录,《平水韵》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唐宋为诗用韵实际,对中古正音的一种归并简化,并没有什么好神秘的。中古正音失声了,并不影响唐宋诗词的传承,平水韵无法确读了,平水韵表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唐诗宋词根本用不着你来传承,纸面上的平水韵表也用不着你来传承。由此可见, 为泥古顽固派开脱的所谓传承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过,为了照顾真心喜爱中古平水韵的诗者情绪,基于现代读书音的所谓新声韵主导后,旧韵诗者仍然可以使用《平水韵》、《东南韵》、《词林正韵》乃至《吴语韵》、《粤语韵》等各种名号在全国范围内交流,只要注明即可。请周知为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说明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以前属于过渡期,过渡期内采用旧韵为诗填词实属正当防卫,过渡期后只要在新声韵主导的框架内标明用韵仍属正当防卫,否则将受到现代诗词历史的审判。如果诗词界高层和诗词企业家们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给予有效配合的话,不妨责成各级各类诗词园地尤其是网络诗词论坛,除设置必要的新声、旧韵专属版块外,应尽早将新声旧韵作品在各省市版块内分栏管理以示诚意,诚如是,则可望实现新声旧韵正统地位的平稳交接,并可在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之后若干年不变,旧韵诗者可以心安理得地带着既得荣誉去见马克思,旧韵诗词企业家也可在新声韵主导的框架内继续发财,这无疑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届时诗词界高层及诗词企业家中的当权派孤注一掷、铤而走险,胆敢置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于不顾,继续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强行误导,欺世盗名,那就别怪我等新韵同仁和全国人民不客气了,诚如是,则届时我们不仅会将时下的所谓平水韵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打回现今某地方言原形,还会义无反顾地将一些倒行逆施的急先锋以及骨干分子永久性地钉在现代诗词历史的耻辱柱上。勿谓言之不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黎庶 发表于 2016-10-12 19:51
先生此言差矣!一个不要祖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美国的唐人街尚且崇上唐诗,你身在中国怎么能如此辱 ...

先生此言才差矣!你的祖宗也曾裹过小脚,而今你家女眷谁还崇尚三寸金莲?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你家祖宗的大不敬呀?

点评

是的,我的祖宗裹过小脚,还种过辫子,这是被皇帝强加的,皇帝倒了,这些就不存在了。而唐诗宋词还存在,还发展,想消灭它的只是你等不要祖宗的人,这不是一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1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16-10-13 19:21 编辑

道理很简单: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喜爱它,学习它的权利。中华诗词属古典文学范畴,用不用新韵也是每个人的权利,谁也无权过问;至于写的好不好纯属个人的事,用不着承担什么责任与义务。

点评

就普通诗者个体而言,完全可以这么说;就诗人而言,不宜这么说;就诗词中央及省市诗词学会之类组织或官员而言,不能这么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13 19:16
道理很简单: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喜爱它,学习它的权利。中华 ...

就普通诗者个体而言,完全可以这么说;就诗人而言,不宜这么说;就诗词中央及省市诗词学会之类组织或官员而言,不能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5

回帖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16-10-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13 15:55
先生此言才差矣!你的祖宗也曾裹过小脚,而今你家女眷谁还崇尚三寸金莲?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你家祖宗的 ...

是的,我的祖宗裹过小脚,还种过辫子,这是被皇帝强加的,皇帝倒了,这些就不存在了。而唐诗宋词还存在,还发展,想消灭它的只是你等不要祖宗的人,这不是一回事!

点评

平水韵中古时读书人都能读,清代中叶重新厘定官话后则不然,以平水韵应科举试也是皇帝强加的,辫子和小脚会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你家便不扎了、不裹了,而时下的所谓平水韵诗作给全国的读书人诵读带来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4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