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09|回复: 48

【呼吁】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

 关闭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2 23:27 编辑

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
再次重申,本文只针对平水韵阵营中极少数心术不正、泥古不化、欺世盗名、强行误导的当权派及其吹鼓手和抬轿者,与被蒙蔽受误导的普通平水韵爱好者和只为图个乐呵的平水韵玩家、玩者无涉。
由《古音韵大家谈中国古代的普通话》系列转帖、《会入声读法并不等于会读平水韵、《由10家《切韵》韵母拟音结果看现今平水韵的不可确读性》,以及百万重金悬赏启事【求贤若渴,请求置顶】广为散发迄今无人应征等情况可知,中古平水韵早已无法确读,时下任何旧韵诗者诵读的都不是中古平水韵,而是现今某地方言,自诩或人吹的所谓平水韵大家亦然。此乃不争的事实。

在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还诗于民,还韵于读书人,为了跳出晚清以来诗八股之窠臼,为了回归唐宋诗词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为了切实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为了全面实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梦,诗韵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正在形成波涛接天、摧枯拉朽的历史性洪流,是包括各大诗词中央和著名诗词企业家在内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阻挡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在旷日持久的新声旧韵论战过程中,细心的看官不难发现,从来就没有一个稍具份量的旧韵诗者或学者敢于在诗词论坛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强出头,有人稍一探头,发现风向不对,马上就缩回去了。活跃于台面上的无一例外地都是其基层代言人、意图分一杯羹的吹鼓手或抬轿者以及半吊子诗者甚或诗词门外汉。对于此等之人,纵然掰开了揉碎了地给他/她讲解一百遍、一千遍,也于事无补,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之际,彼等便无端删你贴禁你言,抑或变换几个喽啰级别的马甲继续胡搅蛮缠,因为他们是旧韵利益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其主子授意下,其核心目的只想表明“我在说”,借以勉强维系舆论上的动态平衡。

我等热心诗友当然可以陪彼等玩下去,只要彼等不怕自己出丑,也不怕出其后台主子的丑,我们完全可以成全其丑态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怎奈其幕后默许、唆使、怂恿的半大人物和大人物们终于受不了了、坐不住了。随着争论的焦点向民族诗词文化大义转移,矛头已然越来越明确地指向了各大诗词中央要员和各级各类诗词企业家,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有人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发出这样的暗示: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没错,就是这种感觉,压得我等新韵同仁几乎透不过气来。

有鉴于此,笔者有责任有义务郑重而强烈地呼吁:无论是各大诗词中央要员,还是各省市诗词领域诸侯,抑或专事抬轿和鼓吹的小喽啰,彼等附庸风雅也好,沽名钓誉也好,大发而特发不义之财也好,但求分一杯羹也罢,毕竟偌大一把年纪了,毕竟都有一张并不年轻的面皮,博个一两二两虚名毕竟都不容易,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大家毕竟都是诗友,新韵同仁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罢!只要彼等以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为重而切实去私,只要彼等幡然悔悟而及时改弦更张,只要彼等顺应民意和历史潮流而不再强行误导,那么我们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又何妨呢?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不能轻易断言采用平水韵为诗者便是伪诗者——尽管旧韵诗者中伪诗者很多。我等同仁曾不只一次地强调,时下平水韵诗者中真诗者亦大有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都不屑看,平水韵独霸诗坛历千余年,新韵任你跳骂,各诗坛也不过给你一小片地方让你栖身而已。

点评

所见 大厦将倾不自知,销魂最是跳梁时。 频遭棒喝犹腾跃,始信伊家为底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2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采用无人能读的平水韵一般只是破坏了格律诗词的音乐美和受众观感,对诗之内核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如果有诗之内核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很多旧韵诗者其实并不知晓古今语音的巨大变异,乃师怎么教,他/她便怎么学,业内尊崇什么、流行什么,他/她便人云亦云地跟着忽悠什么,充其量属于唯书、唯上抑或盲目跟风之过。对诸如此类的旧韵诗者,应该尽量给予理解才好。理解万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或有历代名门之后,个别家学渊源深厚而连贯的家族可能还有口耳相传历代读书音的传统,尽管传至今日的绝非中古读书音,但他们虔诚到自以为是,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以致在徒子徒孙中形成有意无意的误导。此等诗友与窃据诗界高位强行误导的顽固派截然不同,其中不乏真诗者,建议区别对待为宜。

点评

先生此言差矣!一个不要祖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美国的唐人街尚且崇上唐诗,你身在中国怎么能如此辱骂自它己的祖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5

回帖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16-10-1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12 19:00
第四,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或有历代名门之后,个别家学渊源深厚而连贯的家族可能还有口耳相传历代读书音 ...

先生此言差矣!一个不要祖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美国的唐人街尚且崇上唐诗,你身在中国怎么能如此辱骂自它己的祖宗?!

点评

先生此言才差矣!你的祖宗也曾裹过小脚,而今你家女眷谁还崇尚三寸金莲?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你家祖宗的大不敬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如果时人的平水韵作品不属简单说事论理甚或胡诌八咧之作,而确属缘情得味、凝练出新之作,同样可以大大方方地称诗,而且可以称好诗,只是一般不能称为好的近体诗或曰好的格律诗而已,因为基于曼妙中古读书音的平水韵毕竟无人读得出、听得懂了,格律诗在声律方面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独到的音乐美毕竟无从体现和领略了。对此应辩证地来看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进而言之,尽管时下中国大陆的所有平水韵作品均非好的近体诗或格律诗,但其中部分作品毕竟有诗,然则其作者照样是诗者、是诗人。由于不懂基本韵理,缺少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大家显然是谈不上了,可一般诗人的名分该给还是要给的。不是你给,也不是我给,更不是时下所谓圈内人给,而是后人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相应地,并非采用了所谓新声韵,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余观新韵作品大多缘情,然真正得味者其实并不多,真正出新者就更少了,有些作品的文字功夫也明显欠火候。我们说,由旧韵到新韵只能解决现代格律诗从无声到有声,亦即切实体现格律诗音乐美的问题,并不能包医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实夯实以古代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切实提高综合素养和学养,成为摆在新韵诗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真诚希望这一点能够引起新韵同仁必要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