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先有近体诗的偶然出现,才有近体诗的优选提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的惯伎就是用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搅乱别人的主帖!学堂看出了两个错字,针叶林却栽脏了两个字:日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太臭,他的垃圾无人理采,他只好借批金筑子另发主帖好把人骗到他的帖下,一箭双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普通话即北京音是不是汉语?既然是汉语为什么不能用于押韵?
谁规定了用普通话押韵就是混押?
毛泽东时代有新十四韵平仄这玩意吗?
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尊守新十四韵平仄这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网友介绍了早有人持金筑子这个观点:
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105——106页,第四章:《诗律的成熟》(摘要)
1,唐代“在南朝五言体格律诗的基础上(即齐梁体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齐梁体的“粘式律”,构成了五言和七言的近体诗完整的格律体系。”
2,“从诗体本身发展看,即从内因的角度看,近体诗不应看作是初唐时代的诗人发明的,而应看作前后相续的一个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一般人认为,近体诗是由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制定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沈宋的积极作用主要在,正确地总结和接受了前代律诗的经验,选择和肯定了齐梁体的第一类诗律格式,即粘式,并使得当时诗人能够接受和遵循,从而起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作用,使诗律形式由齐梁时代的繁复而逐渐归于统一,逐渐走向定型化。”
3,“由于齐梁体向粘式方向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所以,他们(沈宋)所做的选择和肯定,不过是顺其势而定其式罢了,已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了。因此不宜过分夸张沈宋的个人的作用,否则,将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
-------------可见金筑子的观点不是孤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此文在中国诗词《国学纵横》一发出,知味堡人、针叶林立即发文“近体诗是经过几百年众多诗人的集体创造出来的!”针叶林又在此老调重弹,问他的几百年如何集体创造的事例在哪里,他至今无一个字的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4 07:02 编辑

网友举出的相似之处:徐青的举例是三首-----
举例:三首合格的五言律(徐青《古典诗律史》67、68、69页)
1,《昭君怨》(阴铿)
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汉地行随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寒雾,陇首暗沙尘。惟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2.《舟中望月》(庾信)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3,《关山月》(张正见)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
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金筑子此文的举例是五首:
1、仄起仄收式
春夜山庭(江总)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上之回(萧悫)
发轫域西畤,回舆事北游。山寒石道冻,叶下故宫秋。
朔路传清警,边风卷画旒。岁余巡省毕,拥仗返皇州。
2、平起仄收式
昭君怨(阴铿)
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汉地行将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汉雾,陇首暗沙尘。帏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3、平起平收式
关山月(张正见)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
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4、仄起平收式
舟中望月(庾信)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4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