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先有近体诗的偶然出现,才有近体诗的优选提倡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10-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2 23:0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2 21:20
金筑子的这篇主贴错误在于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导致了荒谬的结论:近体诗是沈宋从永明体中“找出来的”,完 ...

五十步笑百步!
王力自己划定四类拗,根本就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解说!

  7·12关于这些拗句的补救,将见下节,现在附带谈一谈二四六的拗,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有两种特殊形式是可以用拗的(见下文第九节);此外,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的格调,也喜欢在节奏点用拗,例如: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韦应物社日寄崔都水)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高适三君咏)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晚春)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冯高兴发新(杜甫题郑县亭子)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杜甫至后)
  新亭举目风景异,茂陵着书消渴长(杜甫十二月一日)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李贺南园)
  7·13总之,像上面这些二四六用拗的例子并不是律句正则,它们极近于古风式的律诗,初学诗的人应该先求平仄分明,决不能因为弄错了平仄而以此为口实。

=====================

王力、赵执信,相关四拗类的例句汇总

    唐诗林海中的少许特拗句与大拗句,不以二四不明而自卑,常因二五交替而自尊。凭借的,是奥理奥僻;依仗的,是傲骨傲气。王力赵执信大拗必救的举例,总计38个。个个都是二五上去入的交替。
清朝的秋谷《声调谱》,凭什么可以取代唐朝的元兢《诗髓脑》?!

王力或赵执信的理论:只能12无能34】!

1、
〇平〇平仄,二四同平句脚仄。
仄平仄平仄,昔闻洞庭水。(王力引用杜甫句)《诗词格律十讲》
仄平平平仄,郑公经纶日。(王力引用高适句)《汉语诗律学》
平平仄平仄,遥知太平代。(崔  曙  状元帖)
仄平仄平仄,曲台送春目。(李  程  状元帖)

2、
〇仄〇仄仄,二四同仄句脚仄。
平上平仄去,流水如有意。(王力引王维例句)《汉语诗律学》
平入仄仄去,高阁客竟去。(王力赵执信示例)
仄上仄仄去,士有不得志。(王力赵执信示例)
平去仄仄上,肠断未忍扫。(王力赵执信示例)
仄去仄仄入,雨露及万物。(王贞白  试律诗)
仄上平仄去,泛滟翘振鹭。(郑  谷  试律诗)
仄去平仄上,靡靡才偃草。(崔立之  试律诗)
仄仄平仄仄,习习何处至。(郭 遵  试律诗)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科举大拗不救范例】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科举大拗不救范例】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科举大拗不救范例】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科举大拗不救范例】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科举大拗不救范例】

3、
〇平〇平平,二四同平句脚平。
平平仄平平,行塘阅清辉。(王力引韦应物句)《汉语诗律学》
平平仄平平,开元太平时。(李  肱  状元帖)
仄平平平平,野情何绵联。(三羊引刘昚虚句)
平平平平平,归耕东山田。(三羊引刘昚虚句)
平平仄平平,熈熈与春亲。(郭 遵  试律诗)

4、
〇仄〇仄平,二四同仄句脚平。
仄仄平仄平,八月湖水平。(王力引孟浩然句)《诗词格律十讲》
仄仄仄仄平,燕罢水殿空。(李  肱  状元诗)
平仄仄仄平,霜洒绣障前,(裴次元  试律诗)
仄仄平仄平,逺近芳气新。(崔立之  试律诗)
仄仄平仄平,煦妪偏感人。(崔立之  试律诗)

点评

三羊看不懂主题是什么,就乱扯。找些刘昚虚等的古风句贴来有意义吗?汉语水平如此之低也敢来讨论诗词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 0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10-3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3 05:46
三羊看不懂主题是什么,就乱扯。找些刘昚虚等的古风句贴来有意义吗?"体无完服、皮开漏腚"-----汉语水平如 ...

你看懂了,你该解释一下,也不是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3 07:2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2 21:20
金筑子的这篇主贴错误在于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导致了荒谬的结论:近体诗是沈宋从永明体中“找出来的”,完 ...

几百年间无数文人为创造近体诗所作的努力。
-----------
针叶林怎么发昏竟至于此?举举例:创造的过程,和创造的产品在哪里?

永明时代:春夜山庭(江总)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唐代: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清代:秋日野望(宋登春)
听鸟林中性,看云故国心。地卑湘水阔,天远洞庭深。
老马空知道,穷猿岂择林。十年书剑客,寂寞到如今。


    加上唐宋元明清共1500年间,那“无数文人为创造近体诗所作的努力”,怎么还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10-3 08:46 编辑

再用起于五言稍晚的七言而论: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按针叶林的说法:经过无数文人为创造近体诗所作的努力”,到了针叶林管食堂的人民公社年代,才创造成这样:亩产万斤乐无边,堆稻堆上白云天。扯把白云揩把汗,对着太阳吸袋烟。
但谁都知道,这不用无数文人为创造所作的努力,只要把脸麻下装进裤当里就写得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10-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3 08:55
**** 该帖被屏蔽 ****

说话不要一味天爷老大你老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的惯伎就是用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搅乱别人的主帖!学堂看出了两个错字,针叶林却栽脏了两个字:日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