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时人为诗到底是给谁读的?(学堂窝人&金晓针请进)

[复制链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8 13:25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8 13:10
教材选古体诗词是给谁读的?古人写诗词为啥不为后人着想,弄些入声字干嘛? ...

连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都采用现代读书音呢——你应该看过吧,广大师生谁会用中古平水韵去读呀?那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与时人创作没关系吧?
至于“古人写诗词为啥不为后人着想”之说,这可就是学堂先生不够厚道了,那能怨得着古人吗?你得找金兵、蒙元、满清的铁蹄算账去才是吧。你敢去吗?

点评

你同一观点总是变着法子不断重复,有啥意思?你有功底,也有些才华,做点别的不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9 11:00
那么吟者的意思是今人必须在元金的铁蹄下生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8 08:55
现在的新华字典,过去的国语词典,就可以当韵书,照上边押就是!你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格律,何必非去抓住唐近 ...

其实我非常尊崇中古平水韵,非常向往传说中的中古平水韵那曼妙的天籁之音,也曾试着按金先生的说法做过,可却无论如何押不出声啊,奈何?诚盼金先生教我!先谢谢啦!{:1_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9-28 1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8 13:18
这帖不是我的,而是我转的千年老山参的。帖中也只字未提诗心、新韵之类嘛。

至于你提的几个问题,实在不 ...

唐宋以来实际语音变异那么大,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你怎就知道自己读的确是中古平水韵呢?

……
宋朝时能不能读平水韵?如果能读,他们为什么作词要另用词林正韵。如果不能读,他们为什么要编平水韵?

点评

图图主教开始侃山海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6:35
呵呵,扯远了吧?请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为盼。谢谢合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8 13:23
连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都采用现代读书音呢——你应该看过吧,广大师生谁会用中古平水韵去读呀?那是历史的 ...

那么吟者的意思是今人必须在元金的铁蹄下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28 14:02
唐宋以来实际语音变异那么大,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你怎就知道自己读的确是中古平水韵呢?

……

呵呵,扯远了吧?请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为盼。谢谢合作!

点评

这不是和扯里格楞,宋人作诗难道不是给宋人读?他们不用舌尖耳畔的词林正韵,却要参考唐人用韵另编一本《平水韵》,难道他们作诗为给唐朝人读?鉴古可以知今,从你在网络被多处封杀,以及你在本版的言论,你不是不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2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9-28 16:37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28 14:02
唐宋以来实际语音变异那么大,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你怎就知道自己读的确是中古平水韵呢?
……
宋朝时能不能读平水韵?如果能读,他们为什么作词要另用词林正韵。如果不能读,他们为什么要编平水韵?

:P图图主教开始侃山海经了。要宋朝人用清朝的正韵,还要宋朝人编金朝的韵书。

点评

这几位老哥真逗,你说东,他非扯西;你说南,他非扯北,还不是正西或正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8:26
这几位老哥真逗,你说东,他非扯西;你说南,他非扯北,还不是正西或正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05

回帖

30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9
发表于 2016-9-28 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8 16:23
呵呵,扯远了吧?请如实回答我的问题为盼。谢谢合作!

这不是和扯里格楞,宋人作诗难道不是给宋人读?他们不用舌尖耳畔的词林正韵,却要参考唐人用韵另编一本《平水韵》,难道他们作诗为给唐朝人读?鉴古可以知今,从你在网络被多处封杀,以及你在本版的言论,你不是不知韵理,而是不知规矩,须知世间事不是你觉得怎么舒适合理就怎么来,还有规矩格律传统的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28 16:35
图图主教开始侃山海经了。要宋朝人用清朝的正韵,还要宋朝人编金朝的韵书。 ...

这几位老哥真逗,你说东,他非扯西;你说南,他非扯北,还不是正西或正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28 16:35
图图主教开始侃山海经了。要宋朝人用清朝的正韵,还要宋朝人编金朝的韵书。 ...

这几位老哥真逗,你说东,他非扯西;你说南,他非扯北,还不是正西或正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8 20:26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28 09:01
不用创造,可以利用既有诗体,用新韵发扬光大,比如新诗。创造一个诗体很难,要几代人。宋词,元曲都不是 ...
这话太过矫情了吧?
格律诗的外壳是先人留给全国人民的。怎能只许尔等装水,不许我等装酒呢?

点评

你要改的是格律诗外壳,并不是要讨论装水还是装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