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大唐近体诗声律,是元兢声律理论体系的精华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2 12:05
沈约的八病说到唐代已经落后,平仄二元化之后失去了意义。现在三羊还拿来作为唐诗格律是历史的倒退。 ...

宋朝还在念念不忘,为何在唐朝就已经落后么?!

北宋司马光奏折就说过:“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摘其落韵、 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之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2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2 14:53
王昌龄《诗格》,皎然《诗议》,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和元兢《诗髓脑》一样,网上早就有。你没看见? ...

有声律理论吗?

点评

 唐朝新定诗格 唐 崔融《》 《唐朝新定诗格》一卷,唐崔融撰。此书中国历代书目不见著录,惟《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唐朝新定诗格》一卷”,不题撰者。《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提及“崔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2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2 15:4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2 15:05
 
 八 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
  谓句首二字并是平声是犯。古诗:“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披聚还散,吹扬凝且灭。”
  上尾二
  谓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是犯。古诗:“荡子到娼家,秋庭夜月华。”“桂华侵云长,轻光逐汉斜。”内“家”字与“华”字同声,是韵即不妨。若侧声字,同上去入,即是犯也。
  蜂腰三
  谓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是犯。古诗:“徐步金门旦,言寻上苑春。”
  鹤膝四
  谓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是犯。古诗:“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柳。绿池始沾裳,弱叶未映绶。”言“春”与“裳”字同是平声,故曰犯。上去入亦然。


针断,有能耐,你可以根据崔曙的理论,制造一个崔曙声调谱

点评

鄙人可没有你三羊这种能耐和胆量,可以根据某人的片岩只语制造出一部“大唐律”来蒙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2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2 15:4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2 15:20
王昌龄《诗格》
调 声
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捡。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
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之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有能耐,你也可以根据王昌龄的理论钩稽一个王昌龄声调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2 15:30
唐初著述了声律理论的除了元兢还有王昌龄,崔融等人。三羊就如瞎子摸象,摸到了元兢诗髓脑就以为摸到了大象 ...

如果你不能制造《崔曙声调谱》和【昌龄声调谱》,

你就不要瞎嚷嚷乱叫唤!

点评

能叫唤的只有你这只山羊。什么元兢二五法大唐律真空律的,可惜除了挨鞭子没有一个人听懂你叫唤的羊语是啥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2 1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