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严沧浪云八病弊法不足据也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7 07:0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06:49
论“平头”之“第一字用平声不为病也”;“上尾”之“发句连韵不为病”,“蜂腰”之“平声不为病”等,显然因袭《诗髓脑》
------既然元兢对平头上尾蜂腰三病都有新解,你元兢声律为何只选“蜂腰二五法”?既然你的声律二五法包括仄声不同声,这是沈约蜂腰所包括的,怎么加到元兢头上呢?

元兢是沈约的继承发展!

沈约蜂腰(二五)两字调声法,是:
二五两字同平、同上、同去、同入,皆是病,也即犯蜂腰。

元兢蜂腰(二五)两字调声法,是:
二五两字同上、同去、同入,皆是犯蜂腰。二五同平不为病。

沈约上尾(五十)两字调声法,是:
五十两字同平、同上、同去、同入,皆是病,也即犯上尾。

元兢上尾(五十)两字调声法,是:
首句连韵不为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7 07:0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07:01
【首句连韵不为病】和【二五同平不为病】,难道不是元兢理论吗?!
------永明体中本就有首句连韵和二五同平(或同仄)的诗,元兢这理论没啥新意,更谈不上理论。元兢最主要贡献是换头,而“双换头”正是沈约平头之论。元兢贡献还在于说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只须知之。

【首句连韵不为病】和【二五同平不为病】,是元兢的声律理论。
沈约的【上尾】和【蜂腰】调声法,没有【首句连韵不为病】和【二五同平不为病】的说法!
或者说,凡是【首句连韵】或【二五同平】,都不是永明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7 07: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07:01
【首句连韵不为病】和【二五同平不为病】,难道不是元兢理论吗?!
------永明体中本就有首句连韵和二五同平(或同仄)的诗,元兢这理论没啥新意,更谈不上理论。元兢最主要贡献是换头,而“双换头”正是沈约平头之论。元兢贡献还在于说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只须知之。

“双换头”正是沈约平头之论】,在如此说法,又是你针断无根无据的闭门造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06:27
元兢没有淘汰的不等于后人没有淘汰。事实是连元兢一起淘汰了。因为平头上尾已经被唐近体诗粘对律所淘汰。至于蜂腰本不属于元兢的,早和鹤膝一起被淘汰。蜂腰鹤膝从一开始就是与诗的基本句型相矛盾的,无法实践
至于你把蜂腰当成元兢声律二五法是你个人的凭空捏造,根本不存在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的定义:

《○文二十八种病》的定义:

【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
【上尾】: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文笔十病得失》的定义:
【平头】:
第一句上字、第二句上字,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二字,不得同声。
【上尾】:
第一句末字,第二句末字,不得同声。
【蜂腰】:
第一句中第二字、第五字不得同声。
【鹤膝】:
第一句末字,第三句末字,不得同声。

点评

都是已经淘汰的内容。只有你一人还拿蜂腰当律法,莫名其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7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1

回帖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6-9-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0:22
都是已经淘汰的内容。只有你一人还拿蜂腰当律法,莫名其妙!

元兢的【二五同平不为病】和【换头术】,同时出现在《诗髓脑》里,
淘汰【二五同平不为病】,不淘汰【换头术】!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吗?!

点评

二五同平不为病只是一种解释。换头术与沈约理论平头相同,都已经淘汰,让位于近体格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7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7 10: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0:35
二五同平不为病只是一种解释。换头术与沈约理论平头相同,都已经淘汰,让位于近体格律了! ...

换头术与沈约理论平头相同,针断的奇闻又来了!

点评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 ;次句头两字去上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7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