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6055
1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66
4839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1:21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 ...
868
4709
2万
论坛贵宾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1:24 《词源》的注音说明:只依《广韵》,只有当广韵找不到的字才依集韵。 -----自相矛盾。广韵找不到的字不能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1:30 声调是不能变的,押韵则是可变的! -----金筑子这里的诡辩术在于:混淆押韵与韵部的区别,因而企图导致声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2:09 又在混淆押韵和韵部的区别。金筑子懂什么叫押韵吗? 押韵“是人为自定的”,切韵不“是人为自定的”?是 ...
53
1607
6219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3:58 耍横不能解决无知是不是!? 平仄依切韵是依一本韵书是不是? 押韵却没有韵书,而是唐考官为了评卷有依据 ...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7 14:05 老金要严都严,要宽都宽,你即便不依平仄谁管你?崔颢黄鹤楼不依平仄还不是七律第一?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4:18 我说的是诗的发展史本身就如此,那是我的主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