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切韵》及以后韵书的变迁与四声、近体诗的关系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7 11:3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1:21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 ...

音韵学界并不认同集韵的注音都是中古音,认为兼杂有宋时音。《词源》的注音说明:只依《广韵》,只有当广韵找不到的字才依集韵。

《广韵》与《集韵》,相隔30年。宋时音,有多少?在哪里?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后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7 11:3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1:24
《词源》的注音说明:只依《广韵》,只有当广韵找不到的字才依集韵。
-----自相矛盾。广韵找不到的字不能 ...

问针林:你混入理论界已经十年,你有《词源》么?你说说看?!平水韵就沒编入集韵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1:30
声调是不能变的,押韵则是可变的!
-----金筑子这里的诡辩术在于:混淆押韵与韵部的区别,因而企图导致声 ...

那是当然!唐近体平仄声调依切韵。押韵并不依切韵,也就是说押韵并没有什么韵书。押什么韵是人为自定的,就是许敬宗等制定的。在切韵的韵部上合而用之,但哪些合用、哪些同用,根据是什么?难道这不是句中声调同押韵声调不一样了吗?古人有东冬互押、江阳互押、元先互押,这不证明押韵是可变的吗!针叶林懂这些吗?!

点评

又在混淆押韵和韵部的区别。金筑子懂什么叫押韵吗? 押韵“是人为自定的”,切韵不“是人为自定的”?是外星人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7 1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7 12:09
又在混淆押韵和韵部的区别。金筑子懂什么叫押韵吗?
押韵“是人为自定的”,切韵不“是人为自定的”?是 ...

耍横不能解决无知是不是!?
平仄依切韵是依一本韵书是不是?
押韵却没有韵书,而是唐考官为了评卷有依据,弄了一个奏请“合而用之”是不是?
这合而用之却离开了切韵声调,句中平仄同句尾押韵不是一个声调了是不是?
我说的是事实,你除了漫骂什么也不懂!

点评

老金要严都严,要宽都宽,你即便不依平仄谁管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7 1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7 1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9-7 14:1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3:58
耍横不能解决无知是不是!?
平仄依切韵是依一本韵书是不是?
押韵却没有韵书,而是唐考官为了评卷有依据 ...


老金要严都严,要宽都宽,你即便不依平仄谁管你?崔颢黄鹤楼不依平仄还不是七律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7 14:05
老金要严都严,要宽都宽,你即便不依平仄谁管你?崔颢黄鹤楼不依平仄还不是七律第一? ...

我说的是诗的发展史本身就如此,那是我的主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7 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9-7 14:3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7 14:18
我说的是诗的发展史本身就如此,那是我的主张?!


诗的发展史上,押韵也是由宽到严的,诗经,汉魏六朝那里听说过依韵书押韵?律诗出现后才讲究押韵,依切韵,部分韵部通用,宋以后依平水韵,那个朝代允许律诗依词林正韵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