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晓风轻送先生可能真不懂近体诗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1:03
呵呵。是你说用平水写诗是民族气节的吧?!难道你不知道有个“该死十三元”故事?! ...

君不闻抗战时众多国人自觉抵制日货吗?是日货比国货差吗?民族气节之下,日货好也不好,国货不好也好。此等事例不是按寻常标准来衡量的。
我没说用平水韵写诗就是民族气节,我只是说,当时(元蒙与满清)历史条件下,汉人用平水韵写诗总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五十六个民族天下一家亲的当下,时人尤其是广义北方人用他自己也读不出听不懂的中古韵败坏基本韵理,又拿什么来遮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08:45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很有可能啊。不过,晓风轻送在声韵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应比金筑子高出不止一筹吧?
当然,晓风轻送亦属既得平水利益者,为此而说些糊涂话办些糊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弄不明白,中古平水韵怎早就沦为一张只能看不能读的纸上韵表了?果真如此的话岂不等于说用平水韵创作的古诗已没多大价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讨论涉及到该怎样学写古典诗词问题,值得一论。我个人认为要学写古典诗词而不费功夫学点古音是绝对不行的,至于掌握的程度如何,就看你所下的功夫了,如连读都不会,那你最好就别写了。时下懂古音的不多,原因在于许多人不想学而不是学不来,研究古音的书籍以及古音字典等,在新华书店随便就能买到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9-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方现代文明面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怎样横向移植西方文化,一是怎样纵向承继传统文化。稍有偏失,都会留下没法弥补的缺憾。

点评

是的。我们还应当学学古人,不断创造新的体裁,但绝不改革旧的体裁。元人创造了曲,但诗词创作决不用北方音韵,也不提什么双轨制。继承就老老实实继承,创新就踏踏实实创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5 11:48
在西方现代文明面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怎样横向移植西方文化,一是怎样纵向承继传统文化。稍有偏 ...

是的。我们还应当学学古人,不断创造新的体裁,但绝不改革旧的体裁。元人创造了曲,但诗词创作决不用北方音韵,也不提什么双轨制。继承就老老实实继承,创新就踏踏实实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9-5 15:4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47
不要把诗韵喊的这么高。没用的。满清时,满人总不会汉话的入声吧,然清时试贴规定用诗韵,满人中,也有会 ...

这就是满清时酸臭汉族文人的腐朽没落之处了,韵书与语音实际严重脱节,学而不能用,写而不能读,众多骚人(不是全部)尽玩些中看不中读的文字游戏——诗八股,要不堂堂天朝大国怎会被个小日本乃至八国联军欺侮得跟孙子似的而毫无脾气呢?唉,酸臭文人空谈向来误国啊!
须知,唐宋时候的平水韵所基于的中古读书音可是读得出听得懂的,很多唐人绝句更是可以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吟唱的,根本不需要解释的。诗韵本来并不高深,也没什么好神秘的,只要会说某种读书音,只要稍具押韵常识,谁不会组织押韵呢?却偏偏被一些诗词中央要员及其抬轿者神化,借以蒙蔽国人、欺世盗名。遗憾的是,你居然也跟着瞎起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9-5 15:0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12:53
呵呵。你自己的普通话讲得如何?恐怕要打个问号呢。以讲话音写诗,就敢保不出律出韵了?还得要有韵表或字
典检验吧。
这里不封杀你,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有本事,你就自己开个网站去,凡非新韵写诗的,一律不准进你的网站好了——这才叫做强呢。借他人的地盘,挣你的眼球,不感觉太搞笑了?!
...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头吗?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你们哪个没抛弃而用古音了?说狠话有什么用。

点评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 好像也不宜简单地这么说吧?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真古人之真古诗,自然无可厚非;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假古人之假古诗,并拿那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就不是抛弃那么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23
在中华新韵吟坛版块的同名主帖下,他就先期露出马脚了。一个两边都想沾光的投机客而已。 呵呵,现在的小孩子可是厉害得很哦,包括东南一带各语言孤岛上的小孩子,普通话讲得好着呢。不过话说回来,小孩子能分辨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15:02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 ...

在中华新韵吟坛版块的同名主帖下,他就先期露出马脚了。一个两边都想沾光的投机客而已。
呵呵,现在的小孩子可是厉害得很哦,包括东南一带各语言孤岛上的小孩子,普通话讲得好着呢。不过话说回来,小孩子能分辨的是非,一些道貌岸然的所谓骚人墨客还真就分辨不清呢。奈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9-5 15:25 编辑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15:02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 ...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

好像也不宜简单地这么说吧?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真古人之真古诗,以便更好地领略其音乐美,自然无可厚非;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假古人之假古诗,并且堂而皇之地拿那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就不是抛弃那么轻的罪过了吧,那不分明是亵渎、意淫、作践中古平水韵吗?

点评

同意这点,捍卫古音得从打假开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