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4|回复: 71

晓风轻送先生可能真不懂近体诗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9-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9-4 22:42 编辑

晓风轻送先生可能真不懂近体诗
诗经以降,直至魏晋南北朝,均未就对仗、和声、协韵等等形成严格的规律,沈约等人其实也未成气候。直至唐代沈宋时期,才在对仗、声、韵、词性、句法诸方面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规律并约定俗成。此后又有所发展,不赘。与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诗体相对而言,这种崭新的诗体,就是唐人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之对仗,主要是体现了汉字的文字美,而和声、协韵(平仄相间、粘对、押韵等等)则是体现了这种诗体独到的音乐美。稍具乐理常识的朋友都应知道,就声韵而言,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有别于其它诗体的本质属性或核心属性,乃在其无与伦比的音乐美。
近体诗其实就是唐人所谓律诗。此处律诗之律系指声律之律、音律之律,而非规律之律、法律之律。由此可见,脱离词句、篇章的音乐性而奢谈平仄,便是从根本上不懂律。金筑子、针叶林两位先生便是犯了这种根本性错误。那么时至今日,近体诗的音乐美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呢,当然是唱吟诵读了——最起码也该读一读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晓风轻送先生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可能真不懂近体诗。注意到晓风轻送先生的“我不懂近体诗吗?”同时注意到该帖下的一些跟帖,他绕来绕去也没绕出个所以然来。在言哉先生一再追问之下,他也不肯说出自己究竟采用了什么韵,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若他采用的是现代读书音,当然没问题;若他采用的是现今某地方言,当然也没问题;若他采用的是中古平水韵,那问题就大了,若他采用中古平水韵为诗并与当今九州诗者交流,那问题就更大了,因为中古平水韵早就沦为一张只能看不能读的纸上韵表了,既无人读得出又无人听得懂,然则何以体现音乐性,又何美之有呢?采用词韵与此类同,因为词林与平水其实一脉相承,只不过韵部更为宽泛一些而已。
晓风轻送先生或许另有所图,比如为这个版块乃至论坛义务做托儿。从他吞吞吐吐、吱吱唔唔,一会儿支持新韵,一会儿又维护旧韵,时常脚踏两只船而不遗余力地和稀泥,以及相当积极却又不能旗帜鲜明地评帖来看,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诚如是,则又另当别论。
至于罗烈烈先生炮制的那个近体诗新概念,不提也罢。

附相关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2:59
呵呵。你无非是说要用今韵,不要用旧韵吧。在这个上,我对骄骄的跟贴发来与你一看吧。

呵呵。你喜欢折腾 ...

呵呵,这就是尊驾的不是了,办诗词论坛的怎么看、怎么说,与我们研讨的问题何干?
又来与言哉先生那一套了,着实无趣。除了增加一些帖量,吸引一些眼球,还有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3:22
我就跟骄骄说过:你如果也办个论坛,规定凡用旧韵的不允许进,那你才叫强呢。不然,你也只是为了挣眼球的 ...

瞧瞧,说你咳嗽还就喘上了。别离题好不好呀?诗理也好,韵理也罢,与办论坛的何干?懂不懂近体诗与办论坛与否就更没关系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3:25
我是不喜欢有什么新旧韵之争的。无论是否定旧韵,还是否定今韵,都是一样的可恶!因为用什么韵写诗,是各 ...

新声旧韵一个有声,一个无声,又有什么好争的呢?时至今日,无声的东西还适宜做诗韵吗?
就活的声韵而言,且不说普通话,其实采用任何一地方言,都要比拘泥于死的韵表来得痛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00
我回答我的问题了吗?!难道诗经你不会读?唐诗宋词你不会读?

用中古读书音我的确不会读,惭愧!
唐诗是用什么韵写的?你真会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26
呵呵。诗经都按今音读,难道唐诗宋词不是按今音读?那些唐诗注音书本,都是标注今音的吧。只在解释平仄押 ...

诗经是用上古音写的,姑且不论。就唐诗而言,既然已经读不来中古之声,用时音来读自是无可厚非。
问题是一些时人明知用中古之声已不能读,却偏偏标个中古平水韵之类,是作诗呢还是玩文字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26
呵呵。诗经都按今音读,难道唐诗宋词不是按今音读?那些唐诗注音书本,都是标注今音的吧。只在解释平仄押 ...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是用来吟咏的,不是用来解释是否符合纸面上的平仄归属的。
押韵就是押韵,不押韵就是不押韵,根本不需要解释,而应以读诵吟唱时的实际音色或音效是否相同或相近为准绳,这是唯一的判别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43
呵呵。这不过是个解释吧。没人会读的。我注词韵,词韵是清时编的,那编的人自己都不会读的吧。你为什么就 ...

如果说晚清以前的骚人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的话,时人又拿什么遮住丑处,皇帝的新衣吗?
你不敢,可诗词中央却敢。时下业内不仅拿吴语冒称平水,还拿粤语、湘语、闽语等等冒称平水,成何体统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54
你错了。满清试贴诗规定用诗韵——何来民族气节之说?!

你才错了。清廷取缔缠足文化还无功而返呢。那不过是猫捉老鼠游戏,奴役你、捉弄死你、玩死你,你还美个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点评

很有可能啊。不过,晓风轻送在声韵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应比金筑子高出不止一筹吧? 当然,晓风轻送亦属既得平水利益者,为此而说些糊涂话办些糊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