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言哉

鲜卑的大比例加入未能消灭入声,其后焉能...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0:54
我自己会讲入声,我这辈人都死了,孩子辈中又能有几个会呢。再下下代呢。只要语言环境是讲普通话的,入声 ...

你讲的入声并非唐宋时候的入声,你讲的非入声也不是唐宋时候的非入声。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8-7 21:18
保留着入声的地区,几乎是集中在临海比较近的地区,如粤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湘语、吴语、福州话 ...

声调过于复杂会消耗更多的精力,所以有舒化懒化简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挖井人 发表于 2016-8-7 21:31
早在南宋时期,金兵铁蹄下的北方及中原一带入声便面目全非了。及至元蒙,根植于民间的北曲之所以入派三声 ...

金蒙有推波之势,加快了进程。

点评

及至满清,广义北方的入声已与时下相差无几了,唐宋时候的入声已然丧失殆尽,局部地区徒留一些准入声、类入声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21:40
金蒙有推波之势,加快了进程。

及至满清,广义北方的入声已与时下相差无几了,唐宋时候的入声已然丧失殆尽,局部地区徒留一些准入声、类入声而已。

点评

大规模战乱制造成土地撂荒,农耕区的水利灌溉系统损坏荒置造成淤积,效果如同填湖塞河,这在蒙元早期最严重,气候湿度下降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1:39
呵呵。你讲这个有意思吗。
英法都在争谁为祖音呢。 让他们去争吧,会有结果吗。乱弹琴! ...

不是有没有意思,而是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话,我从来不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挖井人 发表于 2016-8-7 21:44
及至满清,广义北方的入声已与时下相差无几了,唐宋时候的入声已然丧失殆尽,局部地区徒留一些准入声、类 ...

大规模战乱制造成土地撂荒,农耕区的水利灌溉系统损坏荒置造成淤积,效果如同填湖塞河,这在蒙元早期最严重,气候湿度下降厉害。

点评

这个观点倒是蛮新颖滴。金兵南犯时也没好到哪里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7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1:57
屁个意义。你讲也好,不讲也罢,不都如此吗?!还需要你来说事强调个什么?。。。。。 ...

哈,戳到疼处了吧?何必激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7 22:07
大规模战乱制造成土地撂荒,农耕区的水利灌溉系统损坏荒置造成淤积,效果如同填湖塞河,这在蒙元早期最严 ...

这个观点倒是蛮新颖滴。金兵南犯时也没好到哪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7 22:29
元蒙的音韵标注中,也说入声的。只是在唱曲时入派三声了。那时说唱盛行,应该对入声消失的起到很大的作用 ...

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允许方言存在,无论怎样普及推广普通话,入声都不会消失;只要原汁原味继承古体诗词的观念不消失,讲究入声的格律形式也不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