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8-7 21:23 编辑
保留着入声的地区,几乎是集中在临海比较近的地区,如粤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湘语、吴语、福州话、江淮官话等。这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山水河海交叉复杂的地区生存,就需要相应的语音来交流。
四声是远远不足于应付复杂的环境需要,故这些地区才有六声以上的语音。如果一个字能说清楚的东西就不会用两个字来表达,四声要是够用的话,那六声,九声完全是多余的,不合理和浪费力气的。这就不用外来的力量,自然就会退化成仅有四声或三声的语言。是自然环境使其然也。
我是这样觉得,只要青山在,就不会没柴烧。 只要这种生活环境在,入声不会消失,起码到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是这样。倒不如担心,普通话会不会出现再分裂成方言的可能。
我所在地方,说普通话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本地方言还是地地道道的没有任何改变,交流用语和日常用语是分开来使用。倒是北方和外来人口,不得不学会讲地方方言--尽管学得很蹩腳---是普通话混方言的新种普通话。
这也正如香港,百年来说英语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日常用语还是地道的广东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