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明镜非台

【百家争鸣】第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3 20:41
次韵武松你怎么能写成陈圆圆?怎么的写个潘金莲还靠点谱

武松是一個ip,在中詩詞那邊玩的,詞很好的。

点评

哦,我知道是谁了——我有次在董老师的群里遇到过他,大家都叫他“都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36
我在有限的几次去中华那边的时候,和武松讨论过一次。诗词理论很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20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9-3 20:45
武松是一個ip,在中詩詞那邊玩的,詞很好的。

我在有限的几次去中华那边的时候,和武松讨论过一次。诗词理论很不错。

点评

论水平还是蛮高的,以前的脾气太噪,现在已改了许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7:05
发表于 2014-9-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4-9-3 20:45
武松是一個ip,在中詩詞那邊玩的,詞很好的。

哦,我知道是谁了——我有次在董老师的群里遇到过他,大家都叫他“都头”:P

点评

呵呵,咱们阴差阳错,怎会把武松和陈圆圆联系在一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7:06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江津区中山镇的“爱情天梯”故事感动世人,故事当中那对互称“老妈子”和“小伙子”的姐弟恋人徐朝清、刘国江为避世俗眼光,隐居深山50年。刀耕火种,相濡以沫。“小伙子”刘国江为保爱妻出行安全,倾尽一己之力、花费50年时间一凿一锤修成的“爱情天梯”令人生敬。2007年12月12日“小伙子”刘国江的去世,使得这个延续了50年的爱情故事戛然而止。2012年10月30日,徐朝清老人去世。江津“爱情天梯”遂成为举世绝唱。
举世绝唱--爱情天梯2012.11.13.0:40
六千梯坎接云天,一凿一锤五十年。
避世深山逃恶语,结盟莘野 缔奇缘。
刀耕火种归原始,爱挚情真乐自然。
此夕阿婆乘鹤去,黄泉碧落庆团圆。
自注:第二句孤平

点评

此作当时雨梦老师应该在九龙发过,我可能就是看你的作品才知道这事儿的! 你这算点评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0:24
发表于 2014-9-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来紫气H 发表于 2014-9-3 16:32
【爱情天梯】{古体}
渝州景灏多芳迹,古镇中山客满堤。四面幽山藏画翠,三秋绿水淌清 ...

这个故事我听说过,确实很感人——人可以很卑微,却那么坚强!

诗作宏篇巨作,待我慢慢看来!

点评

问好一苇版主居士先生!二位请茶!哈哈,至于记者有没有添油加醋我们不用考究。故事本来就是像写诗一样要有文艺色彩,这样才动人啊,也可以增加一点神秘感,为旅游业为当地百姓造福,何乐而不为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9:31
我一直觉得有泡沫成分,你想啊,经过记者加工的能有好的吗???就像纪实文学是不能虚构的,但特色下的记者是可以添油加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8:43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181

主题

499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词风曲苑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15167

巾帼诗人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9-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巅 发表于 2014-9-2 09:33
受邀前来,以鸣家而评方家,有点自不量力,当作风言癫语可也,
蝶恋花.听雨
飐水惊风空万树,

村村美女,俺觉得上阕写大雨那么传神,下阕也要有点惊心动魄才好。乱弹莫怪!

点评

您要是江南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0:18
发表于 2014-9-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1 23:55
【玉人歌】
(近闻山西省一连七省部级老虎被查及九旬翁杨维峻多年举报白恩培终落马有感)——由此序来看 ...

知否大人好:P
我也不知道怎么写好,说实话,此类作品我从没敢搭过爪。。。
这类作品我想首先得熟悉事件(背景),然后捋出脉络(思路清晰),摘几个关键点,以赋法铺排开来(如同所有的慢词一样),适当的或明或隐的插入自己的评论或者感慨,应该差不多以对付的。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4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则居士 发表于 2014-9-3 13:41
谢谢孙老师赏评!!!     我们常说谢谢某某老师赐玉,青莲是高洁的代名词哦,我踩得青莲就随口吟 ...

不存在惹得起惹不起的問題,我早說過,臉是自己的,面子是人家給的。有的人自己都不要臉,咱們為什麼要給她面子。老哥哥說是吧:D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9-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否 发表于 2014-9-3 22:55
村村美女,俺觉得上阕写大雨那么传神,下阕也要有点惊心动魄才好。乱弹莫怪! ...

您要是江南人:rose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9-4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霞木土 发表于 2014-9-3 08:57
念奴娇·黄河颂

       千回百转,浪泻涛千里,古今穿越。阅尽凡尘随影去,多少神州豪杰。笔锁风流,冲天 ...

【念奴娇·黄河颂】作者:海霞木土 点评:一苇一苇



千回百转,浪泻涛千里,古今穿越。——起笔求其势,但看不出来是黄河。整个上片都完全适用长江。“浪泻涛”三字之意我没有完全明白,这里“涛”似乎是作动词用吧。开笔一句两个“千”似可避免。
阅尽凡尘随影去,多少神州豪杰。——“影”虚了也软了,河哪里会有影?“福州豪杰”本来是很好的纲目,可惜后面没有承接。
笔锁风流,冲天来去,华夏千秋月。——这句“笔锁风流”如果能承“豪杰”而下,会相当不错。
江山如画,韵声诗赋热血。——“诗赋”二字是动词还是名词呢?作为上片结句,承上启下,功能很赞!
         

民族浩气吟歌,昆仑派出,黄海之边接。——“歌”紧扣上片“韵声”;“昆仑派出”和“黄河之边接”句子散了,不是诗的语言。
一梦醒狮中国起,今夕人民团结。——“一梦醒狮”不通顺;“今夕人民团结”太直白,诗意全无,像口号
问鼎中原,九州锐气,天下多英发。——“中原”比“中国”还要小,仅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多英发”有点涩。
惊涛澎湃,巨龙腾起难屈。——结句本来很好的意思,但用“难屈”这种双重否定形式来写,就显得自信不足,相对全篇的激昂高亢,显得有点收不住。


一苇胡言:
海霞首版此作雄浑大方,气势恢宏,优点在于昂扬的情绪、激荡的情怀,作品充满时代感与正能量!
不足之处在于空,此类作品一定要有点实在的“落脚点”方能有效发力。另外遣词造句中有个别地方还可斟酌一下,以期顺畅通达。
一苇浅见,不当之处请海霞首版见谅!

点评

谢谢精彩,点评,一定修改,早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4 07:41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