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人歌】
(近闻山西省一连七省部级老虎被查及九旬翁杨维峻多年举报白恩培终落马有感)——由此序来看此作当是政论题材
灵魂啮。——接龙得句,开笔不凡。惜后面没有呼应
又树倒连连,金风吹彻。——“树倒连连”与前后皆不搭。
满山松翠,伫望朽枝叶。——承上句承得很漂亮
红枫盛极须臾焰,顷刻纷飞咽。——这句情绪转得急了点
最心仪、银粟奇寒,害虫尽灭。——“心仪”的用法不够准确。一般心仪某人或者某物,您这里“心仪”的是一种现象。我觉得这里“心仪”一词表达的是一种愿望或者希望的意思。
孤雁翼谁折?——这里以“孤雁”的形象来比较举报者,但前面没有铺垫,显得跟突兀。
纵千险横生,向南不歇。——承得好!
苇泊栖身,少伴唳明月。——“苇泊”没必要出现的元素,这里可以渲染一句如何“险”的
蛩鸣何损凌云志,直上青天阙。——“蛩鸣”对于鸿雁来说太渺小了,无法形成反衬。“青天阙”有多重意思,内涵丰富。
喜而今、雾障清除疾越。——收尾收得仓促了点,“清除”缺乏诗意,“疾越”有些生涩。
一苇胡言:
此一作说了两件事,上片说一省诛七官的摧枯拉朽之势,如燃枫灭蚁;下片说举报者如孤雁般执著不回,最终清除雾障。一首词不是不可以说两个事,但这两个事要在词里被关联起来,不然就隔了。现在从事件上大家都知道事情是有关系的,但词作的文字中却并无任何联系(过渡、承接、转折等都没有),这是一个硬伤。
上片描写的是秋季山林的景色,“金风”表达的是一种欣赏、愉悦的情绪,但后面的内容却是松朽枫燃,空有浮华外表内里濒临死亡(现行反革命啊你)。从字句上这种矛盾不应该有,情绪要一贯,愉悦就是愉悦,鄙视就是鄙视。
下片孤雁从意象上说不是能代表反抗者、斗士的形象,相反,孤雁始终是一种令人同情的、可怜的形象,当然我想这也许是作者想借以表达现实生活中一个举报者相对当权者来说有多么无力、多么无助。那么“凌云志”就又显得有点矛盾了。。。
这个作品整体来说我觉得不是很好写,也不是很成功,或者是我理解不到也是有的(因为我平时既不看电视也不关心时政)——还请苍桑树老师解说。。。管窥之见,老师莫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