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袁世凱《懷古》韻亦寫一个
句容·穿越梅嶺
雨花臺上有人來,天雨落花萬境開。
一念貪癡謀作帝,千秋功罪恨成灰。
兒孫只讓孫郎笑,洹水誰懷索靖哀。
陳迹斑斑荒草淺,江流日夜繞高臺。
话说,梅岭哥哥的诗,是最不好评的,通常情况下,是拽文弄典,七拐八弯,最后说一件或者几件事,肚子里没那半壶墨水,甚至连你的诗在说啥,说不定都弄不明白。
又话说,俺一直强调,对律,俺的确是没花多大功夫的,也许因为性格跳脱的问题,所以宁可去弄长短句,弄长调,也不愿意弄律。
但这篇作品,也不能老这么放着是不,您都发了两天了,所以俺也就只能大着胆子,评那么一把,若是外行评价内行,您可不准怪罪哈。
雨花台是啥地方俺就不说了,有三千多年历史,里面经历的典故也很多,记得俺上一次去的时候,大约10多岁,那时候还有雨花石可以捡,估计现在是没了。
天雨落花句,说不定没去过的,还不一定清楚,俺模糊地记得那里是有一个碑,那个碑貌似是个什么佛教大师的题词,具体谁俺忘了,那里面就有个天降花雨区,那个区种了好多的花,好像是记录一个啥佛教天降花雨美景的,由于年数太久,记忆不是很深刻了。
颔联,主要在说袁世凯,这个人从历史评价来说,争议很多,其实就他本人来说,除了搞了一次帝制复辟有点显得不合时宜外,从他本人对历史及当代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来说,其实还是值得赞许的。比如说,他带头平定了朝鲜的兵乱,并带兵打退日本人的进攻,获得朝鲜人民的一致赞许,算是当了一把明朝的李如松、麻贵,而后世对那两人是赞许有嘉,惟独很少提到袁世凯,这也是不公平的。又比如,他致力于训练新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他训练的军队,也是民国北洋新军的前身,因此,对为难时期的中国军事也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至于他对戊戌六君子的告密,称帝,则又是被后人所不齿的,都众所周知,也就不说了。应该说,这个人应一分为二地去看。
而梅岭兄的“功罪”二字,也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颈联,是这首诗最关键的两句。不同的理解方式,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文意出来。我理解的只是一家之见:
公元229年,孙权于南京建都,创造了吴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繁荣一时。而孙权的文治武力,自然是被后世赞颂的。
而索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