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中国古典美学轴线

[复制链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意之辩已不仅仅是言辞与意念、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讨论,而是作为人类自身存在形式的语言符号与人类自身作为存在主体的自意识之间关系的讨论,是万事万物、社会人生之世界表象与宇宙、人类之世界本质之间关系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言意之辩到形神论的最高发展,便是具有普遍的哲学美学价值的形神论。这种具有民族特质的形神论,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形神关系的理解和由形入神、以形求神及对神的追求构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与物及古典美学范畴作形与神的区分,这本身即为一种重神的趋向。因为人与事物及艺术品首先呈现于人的感官的本来就是形,若没有对神的发现和追求,那就不需要甚至不会有这种区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因为重神与得意都基于一种重内(内与外)、重里(表与里)的类似性逻辑结构。形与言是外与表,神与意是内与里。二是因为重神与得意都要求对形上精神的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的神妙运化既是万物的根源和本质,也是万物之美的根源和本质,一切的美都是道、气的美,亦即神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神就是气与道,就是万物之生机、宇宙之本体。所以说,重神就是对万物之生机、宇宙之本体的向往、追求、探索和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意忘言”论之重意、形神之辩之重神,表达的亦是对作为形上精神的道的追求和把握的求真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意与重神两者对形上精神的向往、追求、探索和把握是至为重要的中国艺术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源于中国“天地为庐”“万象为宾客”的宇宙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90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5-1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由迹化的有限的现象界去把握和领悟运化无痕的无限的形上精神。用八个字来凝聚这一切就是以形求神,出神入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3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