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清乐:中国古代审美愉悦的标识

[复制链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作为心灵的澄澈宁静状态,还会产生一种认知效果,这种状态在道家哲学中的另一种表达是“虚一而静”,在心灵的虚静之中,在涤除中,可以达到“心斋”“坐忘”的凝神虚怀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中又可以做到“朝彻和见独”,从而“同于大通”“与道为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的基本内涵是明晰省净;第二是超脱尘俗而不委琐;第三是新颖和清新;第四是事物所引发的凄冽之感;第五是“古雅”。这个概括充分说明了“清”这样一种心灵状态在诗和艺术中的表现。但“清”的更高的美学意义还在于,它被提升为艺术的目的与艺术美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是孔颜之乐;第二是舞雩之乐;第三是观化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的起点是“道”,孔颜之乐,是在“乐道”的基础上“安仁与安贫”,在安仁与安贫的基础上心泰,在心泰的基础上达到心诚,在心诚的基础上能“循理”,通过循理而达到与万物一体,顺生随性,在这个状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泰的另一层意义在于,由于心诚与心泰,因此可以实现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即便有事,也不被事所扰。这种由诚与泰决定的泰然任之的心灵状态,以及物各得其所的和谐感与自由感,成为孔颜之乐的本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舞雩之中有一种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悦,可以理解为一种“诗意生存”,是以自由与充实的面貌展现出的人的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化之乐将愉悦的源头收缩在对自然之“化”的观,这实际上缩小了愉悦的范畴。而清乐的来源,除在自然中观化、观自在之外,比观化之乐更接近于书法、绘画、琴棋等今天所说的“艺术”带给我们的愉悦。“清乐”可以涵盖“观化之乐”,所以清乐比观化之乐更宽泛,在这个意义上也更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乐比孔颜之乐自由,它不受道德的合目的性判断;清乐比舞雩之乐自由,因为它是无目的性的;清乐比观化之乐更宽泛,因为它的范围比观化之乐广。综上,清乐作为一种精神愉悦,是非功利性的,是无目的性的,是纯粹的自由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游于物外,从功利心、从物我之间的营役关系中解脱出来,或者说,采取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来看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5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游于物之内,达到不争不斗的状态,从而享受日常的平淡生活,并满足于这种生活,从功利心中解脱出来,这就可以获得心灵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