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苕溪渔隐丛话》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春草外’,则想象将来吴门之景物。‘三峡暮帆前’,则去路先涉三峡之风波。‘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君平之卜所以养生,毕卓之酒所以忘忧,今皆不能如意,则犯三峡之险,适九江之远,岂得已也哉?夫奔走万里,(“走”原作“如”,今据元本、明钞本校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税驾,伤人世险隘,不能容己,故曰:‘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终焉。骚人亦多此意。《题桃诗》云:‘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栋桃树亦从遮。’此诗意在第一句,旧堂小径,从来不斜,又五桃遮掩之,已若图画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四句,皆旧日事。方天下太平,家给食足,有桃实则馈贫人,故曰:‘高秋总馈贫人实。’和气应期而至,人意闲而乐之,故曰:‘来岁还舒满树花。’家家有忠厚之风,处处有鲁恭之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窗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及题此诗时,所向皆寡妻群盗,何暇如此,故曰:‘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时也。然所谓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欧阳文忠言:‘用笔常使指运而腕不知。方其运也,左右前后,不见欹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称:‘公主担夫争道,其手足肩背,皆有不齐,而舆未尝不正。’指与担夫,则如遣词,腕与舆,则如命意。故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也。今人不求意处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以停稳笔画为端直,岂不浅近也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直方《诗话》云:“李贺《高轩过》诗中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之句,余每为之击节,此诗人之所以多穷也。老杜云:‘文章憎命达’,恐亦出于此意。”苕溪渔隐曰:“老杜、李贺不相并出,杜生于天宝之前,李出于元和之后,而谓老杜出于此意,可为览者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第八.杜少陵三
杜少陵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林诗话》云:“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则其远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滕王亭子》:‘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自两字,则余八字凡亭子皆可用,不必滕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独雍容闲肆,出于自然,略不见其用力处。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效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出言中节,凡字皆可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眼》云:“有一士人携诗相示,首篇第一句云‘十月寒’者,余曰:君亦读老杜诗,观其用月字乎?其曰:‘二月已风涛’,则记风涛之蚤也。曰:‘因惊四月雨声寒’,‘五月江深草阁寒’,盖不常寒。‘五月风寒冷拂骨’,‘六月风日冷’,盖不当冷。‘今朝腊月春意动’,盖未当有春意。虽不尽如此,如‘三月桃花浪’,‘八月秋高风怒号’,‘闰八月初吉’,‘十月江平稳’之类,皆不系月,则不足以实录一时之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十月之寒,既无所发明,又不足记录。退之谓‘惟陈言之务去’者,非必尘俗之言,止为无益之语耳。然吾辈文字,如‘十月寒’者多矣,方当共以为戒也。”蔡宽夫《诗话》云:“子美称苏涣[注1] 为静者,而极美其诗,以为涌思雷出,书箧几杖之外,隐隐留金石声,所谓‘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者,其人品固可见也。然涣本凶悍不逞,巴中号为白跖,后同哥舒晃反岭外,伏诛,不知子美何取庞公之比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