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梁晗曦

《中华诗人》第24期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刘金忠

打磨

我用一生时间,潜心打磨
按照一把青铜箭头的版本       
打磨另一个自己
青铜箭头来自泥土,锈迹斑斑
那绿色的沧桑,我喜欢
那不再犀利的尖锐,像我
铸箭的工匠不知道我在打磨
我知道他当初的匠心
和他留在飞行中的某一句话
我看见,时光的碎屑
从我的指缝纷纷飘落
光芒的脸,正一点点显露
多么好,这湿润的清晨
我的力量在一层层深入
耳畔的流水和鸟鸣
打磨,是另一种交谈
肢体的语言,比阳光生动
有弹性起承转合,吻合缺憾
散落的箭羽还在渴望飞翔
而我,只能默默地打磨它的射程
使之与我的红尘渐渐缩短

病床前

摆渡在两个世界之间
这只船,正顺流而下
想拉也拉不住
你睁开眼,像在读一本无字的书
总想逆流而上的目光
无力地望着身边的亲人
你知道,那些宽心的话
是把哭藏在装出的笑里
流露出的蛛丝马迹
床头,水果和鲜花还在
像这个世界的温暖
透出一丝无奈的冰冷
满头白发,白到了头
吊瓶里的忐忑也快滴完
你知道,是时候了
医院里,一切都是白的
一场雪覆盖另一场雪
你懂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当你的眼脸最后一次落下
太阳的开关被按下,一片漆黑
哭声,点燃了月亮的灯

过境的老虎

老虎不懂得国界
总喜欢在国境线上来来往往
这里,人少,猎枪也少
也许有路
也许没有路
反正老虎也不需要路
界碑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在老虎眼里,中文与英文一样
石头上的字,它不认识
它可以不停地变换国籍
护照都是人类的证件
老虎通关免验,也无需签证
所以,老虎过境
也不算侵犯主权
人类则喜欢画地为牢
过境的老虎
是要告诉人类,你们
也应当和我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苏德宏

微型诗4首

心愿

点燃文字
梦想
腾空

空巢老人

一盏灯,抱住凄冷
等待
黎明


手,插入大地
播下希望
等待,一片片金黄

恋爱季节

花蕊吐露春意
蜜蜂  爬上  采集
洞房  蜜意  流了一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宋立玲

容器

如你所见
诗歌只是我的一个容器
我借着她优雅的外壳
一次次收容
这些,废气垃圾

——禁闭
那些,孤魂野鬼
残章断片
防止它们,无处可去

迫不得已。在大太阳下
公然作案

重生

让凋零快点来
让枝叶枯萎
让一切归于沉寂   

我好在那腐败的尸土上获得重生
再次
为你拱出
第一缕爱的嫩芽

放下,在胸口
没有人知道放下有多重
像我的头颅,埋入万年沃土
像我的长发,落地便可生根

没有人知道放下有多轻
像我对你的爱
无声。无息。无形

【诗人名片】宋立玲,沧州人。70后。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曾参加河北省第三届青年诗会。有诗歌在诗选刊、中国诗歌、诗刊、天津诗人等发表。有诗歌入选新诗典。基本诗观:诗歌是灵魂的修行。诗人合一是诗写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江/宋海峰

今天过年

黑夜里,那双明亮的眼睛
已经如此的浑浊和暗淡
窘迫被遮掩
手,很虚幻,无法感知它的温暖
心,很冰冷,无法准确无误地判断
海,很遥远,无法看到它的彼岸
路,很蜿蜒,一直延伸到天边
现在,已经过了12点
今天是过年
然而,谁也不知道
也许,你和我的心,都在
颤抖中风干

【诗人名片】宋海峰,笔名文彬,男,1977年出生在黑龙江巴彦县,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建三江作家协会理事,《散文选刊•下半月》签约作家,诗歌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著有散文集《诗画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孙思遥

悲哀

高高的领空
一会儿是野马
一会儿是羔羊
风一吹,云就散了
像我们的青春
没有立场

定位

我同街上行乞的人,没有两样
他们口袋里装的跟我一样多
他们心坎里装的也跟我一样多
他们穷,我也穷
他们买不起面包和蔬菜
我买不起爱人和故乡
在泥浆池里
我可能成为一个诗人
也可能成为一个民工

日子

只能假装幸福
我所有的日子,都没有意义
在河水里我是河水
在山峦里我是山峦
树叶飘零的时候,我又是一片树叶
昼夜的夹缝里
一直没能成为自己
来往的白鹭,羽毛总是那么亮
它们不肯借一点给我
我只好在十八平米的集装箱里钩织远方
远方那么远,我找遍全部的抽屉
也没有找到你的来信
因此我穷,我只有一副骨头可以发光
长久以来,他就不停地瘦着
像蜡烛,也像太阳
我之所以变得富有
是因为我说出了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在铺上一层混凝土后
就变得牢不可破
黑暗里,她是两个汉字
破晓后,她变成三个
以及许许多多的拼音笔画,被你收起
全部终凝
这时候
我是自己的影子和情人
我用去八个小时说爱你,
用八个小时陪你上街
街道那么窄,另外的八个小时
我一直攒着,想为你
做一套衣裳,让你骑上白马
跑出街道,那么近
出口就在正前方
可是,我还是一无所有
抽屉里是抽屉
山峦外还是山峦
白马跑了
街道还是街道
你还是你
我还是我

忘了

忘了歌声,忘了河谷里娃娃鱼的叫唤
整个冬天,我就把自己锁在耳朵里
我的手里没有钥匙,嘴巴只是修饰
所有的风从一米七二的界限上消失
我失去知觉,像一块僵硬的石头
无力前行
河水还是像麻木的红卫兵,始终找不到河谷的出口
它们见到过太多的石头
任然没有记住任何一块的名字
有时候它们也会忘记自己,属于天空
属于海洋,属于春夏秋冬中
最轻最小的一滴眼泪
它们忘记了哭
忘记了云彩的重量
风还是风,忘了将老树的影子扶正
见到水仙花,它们就不知道如何站好队形
它们从来没有听过妈妈的话
落在河面上,就同河水一起盲目
多么长啊,这一生
它们早就忘记了好好地活着
作为一生的苦行僧,诗人
忘了拿起手卷,背诵爱情
他们在酒桌上吟诗作唱
将边幅收拾的像是方丈
他们忘了说出心里话
忘了对着深爱的仇人
写过一首
破碎不堪的诗歌

从前以后

日子久远,已记不清几时几月
我们随口能喊出的名字越来越少
我们随手能抓住的,笑声
越来越少,最后成为一条断流河
露出骨头,像一道纪念碑
那时候,我们总爱做梦
我们站在思想的高地上奴役草木
指点江山,有时候指鹿为马
更多的时候还是对自己指手画脚
如今,这些都被挖掘机挖断
埋进泥土,结出冰霜
再不像往些日子了
在河的正中央
横竖躺着我们干枯的脉络
逐渐模糊,逐渐模糊
是谁偷偷地说:
冬至以后,就忘了从前吧

【诗人名片】孙思遥,男,笔名“之一”,1991年9月生于甘肃陇南。其诗以短小精炼见长,有诗发表于《祁连风》、《草叶诗人》、《齐鲁诗歌》、《微文学》、《当代千人诗选》、《甘肃诗萃》、《中国青年诗选》、《天津诗家园》、《大唐民间艺术》、《星诗界》、《2013中国新锐诗歌(90后精选)》等,多次获各类文学赛事奖项,现已创作500余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胭脂小马

我的离经叛道的左心房

我的左心房
在这个冬天
老得像哲学一样,深邃,古怪
甚至离经叛道。
我由着她生长,把云朵上的我
最终散成一匹白马,蹄声得得
像是我侠义的前世
从江南走过
扬起的尘土把长亭短亭的骊歌
都一统山河的绣进月光里
我哲学的左心房,生长着宋代的茶肆
还混合着酒幌的琴音
呼出了缕缕炊烟
这些都有故乡的味道
我剔透而恍惚的听到了
枝头鸟声滴落的时光声音
哦,那么轻
滴在我的左心房里面
把我隐匿的时光惊醒
我慵懒的身体里还有
渐次盛开的雨滴,绿玉般
在我深邃的左心房里
把几枝任性的白描
滋养成素衫翩翩的春天
我的哲学般的左心房
其实已经离经叛道
生长在我身体里
把盛大而繁华的时光
开成洁白的诗句

【诗人名片】胭脂小马,原名王秀梅,女,陕西镇坪县人,1999年毕业于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业,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后调至镇坪县文联工作。已有百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县、市、省级刊物。酷爱文学,用诗歌的灵魂进行创作,来描绘家乡山水风土人情,把对家乡纯净、挚诚的爱用诗歌散文形式表达出来,照亮自己的内心和生活,抵达人生最终的、博大的澄澈与安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唐宇佳
(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国际1班)

最中国 汉字英雄(节选)



蒲公英的名
就是那飞扬的种子
飘啊飘
飘向远方

小蝌蚪的名
就是那呱呱呱--
小尾巴不见了
就变成大青蛙



这一点
像喷薄的
太阳

这一横
像宽广的
地平线

这一撇
这一捺
像停不下的脚步



那么白的衣
那么净的手
那么纯的眼

如果没有你
不敢想象
天上还有没有星星

如果没有你
难以想象
天使有多么失落



老家的堂屋
上面挂着老祖宗
老家的堂屋
正中摆着八仙桌

老家的堂屋
人来人往
快乐时
笑声会很响
悲哀时
泪水流成河




雨下了又停了
风来了又走了
留下一串
深深浅浅的脚印

老井旁的那棵老榕树
不知什么时候倒了
树上的那些小麻雀
不知什么时候飞了

老井没水了
老井老了
而我----
正少年

(指导老师:张美容)

【诗人名片】唐宇佳,00后阳光小少女,2004年9月1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年龄最小)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北城

年味


父母辞世,年,便没了年味
年事,没了主张
问到一半,疼痛无声
张开的嘴,苦涩的咽下
答案,在泪光里的经年,回应

年俗嶙峋,凭着记忆
按着父母期待的样子,张罗
人情世故,酒席饭菜
可拜年的头,磕向何方


年尾,河岸边的风,不大
一夜又一夜,把浅春吹出一层又一层
一匹瘦马,孑孓在岸畔的小路上
驮着曾经遗失的绿洲,寻找可以栽种的滩涂
一年又一年
这一生,注定为你停留
冷暖相依


雪,挥手,轻轻地告别这个暖冬
因为爱,风从江南归来
暮色无恙
你在心中摊开我的春色
牵挂剪短的夜里
相思被搓洗的分外洁净


雪落无声,鞭炮阵阵
看收获,盈仓
展开堆在额上的风霜
裁下舒心的日月
包成年夜的饺子,端上桌
窗外的年,沉在杯底
一饮而尽


又一年过去了
总结,落在一页纸上
寥寥数语,早已无声
窗,关不住箫声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计划,踩在脚下
路,伸向心的方向
缄默不语,并非笔直
在西山墙上,开一扇窗
黄昏,把夕阳接回家


风吹岸,岁月翻过日历
河东流,时光镀旧年轮
回头,已无岸

祝福,在挂钱儿和对联上鲜活
汗,已滴在垄沟里
春,正发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亚读张雷遐想

四川/ 庞中华

  新春二月,在海南三亚大海边,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喜读青年诗人张雷那豪放的诗篇,让人顿生无限感慨与遐想。
  我真羡慕张雷。他有幸生在这个太平盛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诗人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行吟万里,仰天高歌。年方而立,已出版了几本诗集,得到诗坛名家刘章、汪国真、尧山壁、李小雨等热情评价,还有“诗人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点赞。本不容我置喙,但张雷热心告我,他少年时代临习过我的“硬笔字帖”,也是“三生有缘”,希望我写几句话。“门外说诗”,真也为难了我,于是就信口开河,说说自己的点滴感慨。
  我先说羡慕张雷,因为我们青年时代远不及张雷幸运: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出门要路条,写诗要犯错误——我姑且自称“四要”年代青年。那“幸福指数”显然不如张雷了。
  人们爱说,青年人都怀有“诗人梦”,我青年时代也做过这样的梦,但又先天不幸:既无家传,也没师承,而且连个谈诗说文的小伙伴都没有。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正是我当时的写照。
我们青年时代,社会上提倡新诗,从首都的《诗刊》、《人民文学》、到各省、市的文艺刊物,以及报纸上的“文艺版”,都会刊登大量新诗。耳濡目染,我爱上了新诗,记住了那么多新诗人和他们的佳作。
  新诗如何写呢?当年报刊上有前辈言:新诗要学习传统,在古典诗词和民歌基础上继承发展。我深信不疑。于是我自行其事,采取了一个“学传统,走新路”的方法,或者叫“喜新而不厌旧”、“推陈才能出新”的方法,那就是:读古诗词而写新诗,临古代碑帖而写当代硬笔书法,甚至我学拉西洋乐器手风琴,还从白居易的《琵笆行》、李白、东坡的《琴诗》中汲取灵感,将琵琶、三弦的指法,移植到手风琴键盘上。我以为,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艺术可以千变万化,做人必须始终如一。
  尽管有了这些主张,但我对诗歌的实践很少。因为学生时代,第一次在家乡的《重庆日报》发表了一组诗歌,就受到学校“政治老师”的批判,说我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将犯“政治错误”,于是我选择了学习写字,因为写字不会犯“错误”。
  十年“文革”,我在大别山、太行山中,孤独而迷茫,排遣的方法就是写字、读书、拉琴,然后到深山跑步。心里没有激情,也就不写诗了。
  改革开放,我因硬笔书法被热情的人们推上风口浪尖,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又唤回我对诗歌的热恋之情,我还自费订阅了《诗刊》《星星》《诗探索》等刊物。但渐渐地我又迷茫起来,有些新诗人的作品让我如雾里看花,越来越不明白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不但诗人们的作品让我看不明白,一些书法家的作品也让我看不懂了,据说这叫“现代书风”,也就是远离了古代二王、颜柳欧赵的书法风格吧?
  我有个肤浅的想法:无论诗歌、书法或其他艺术,创新是必须的,背离传统是不可取的。因为传统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欣赏审美习惯。任何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众人的喜欢,这样,你才能得到广泛的流传,才有人肯花时间去读,才有人记住你的诗,自然也记住了你的名字。
  啧啧!我这说到哪里去了?明明是读张雷,怎么冒出自己这多感慨呢?是的,我的这些陈年旧事,万千感慨,原本快要忘记了,全是读张雷读出来的,张雷让我想起许多悠悠往事,也想到许多无限未来。张雷是个阳光而朝气的年轻诗人,他犹如当年李白进京一般,满怀豪情放声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因此,我一开头就说:我真羡慕张雷。瞧我从青少年时代走来,几十年里,那个坎坎坷坷,迷迷茫茫,这能叫诗的生活吗,而张雷要比我们幸运多了,他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阳光诗人。
  我在三亚的大海边,品读张雷的诗,无论古诗还是新诗,它们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古人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沧浪诗话),但张雷既有才华,又勤于学习,他笔下咏叹山水、人物、历史、典故,都沿自深厚的阅读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非虚言也。
  张雷的诗,语言也美,形象也美,意境也美。有这样的好诗,又恰逢这样一个富裕了的中国,生正逢时,人们会天真地想,这诗人也定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是也?
  此刻,我倒要为张雷泼冷水了。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也是一个浮躁喧嚣的年代,很多中国人都不读诗了,首先是那些负责编辑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人们,大量砍掉课文中的古典诗词,让孩子们从小就“缺钙”“缺氧”。为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是2014年在美国的华人报刊上读到的,可见海外华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有着何等的良知。
  此外,某些富裕了的中国人,为富不仁,比起晋代那两个斗富的“土豪金”石崇和王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些人恶劣风气的影响下,诗书礼仪,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
  当然,张雷也不必在意,要知泱泱中华大地,你仍有粉丝知音无数,半借半改唐人诗句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多少粉丝识张君。”要不,咱们也来个“时空穿越”,索性飞回一千年前的大唐开元年间,长安城里,繁华的街道上,诗人李白正和张旭、崔宗之等一帮文人墨客,在“文化沙龙”里赋诗论文,挥毫泼墨,杜甫有《饮中八仙歌》记叙其事。而今张雷也加入这“文化沙龙”,杜甫老爷子大笔一挥,将“八仙歌”改作“九仙歌”就行了。
  富贵不过三代,诗书传承千年。如果不“穿越”到千年前的唐朝,那么就“留守”到千年后的未来,如果从今天推算,当在3015年前后,那时中国将是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社会祥和盛平,人民知书达理,就像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写的“君子国”那样。那时,“土豪金们”早已飞灰湮灭,诗人艺术家将受到人民的敬重。张雷呀,信心百倍,发奋为作,写出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名篇佳作。是金子总会闪光,有好诗必能传世。
  三亚夜色降临,节日的焰火腾空。受张雷感染,胡诌小诗几句以抒怀:

南岛悠悠夜梦长,华章读罢赞张郎。
此才应返千年去,好伴谪仙唱盛唐。

2015年春节在三亚

【诗人名片】庞中华(1945年10月21日-)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毕业于重庆求精中学,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同时,庞中华曾追随国学大师文怀沙学习,与范曾、王立平、空林子、周逢俊等名家同为关门弟子,于诗歌创作也具备一定功底。目前兼任燕堂诗社常务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896

回帖

2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

Rank: 5Rank: 5

积分
2692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亚读张雷遐想

四川/ 庞中华

  新春二月,在海南三亚大海边,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喜读青年诗人张雷那豪放的诗篇,让人顿生无限感慨与遐想。
  我真羡慕张雷。他有幸生在这个太平盛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诗人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行吟万里,仰天高歌。年方而立,已出版了几本诗集,得到诗坛名家刘章、汪国真、尧山壁、李小雨等热情评价,还有“诗人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点赞。本不容我置喙,但张雷热心告我,他少年时代临习过我的“硬笔字帖”,也是“三生有缘”,希望我写几句话。“门外说诗”,真也为难了我,于是就信口开河,说说自己的点滴感慨。
  我先说羡慕张雷,因为我们青年时代远不及张雷幸运: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出门要路条,写诗要犯错误——我姑且自称“四要”年代青年。那“幸福指数”显然不如张雷了。
  人们爱说,青年人都怀有“诗人梦”,我青年时代也做过这样的梦,但又先天不幸:既无家传,也没师承,而且连个谈诗说文的小伙伴都没有。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正是我当时的写照。
我们青年时代,社会上提倡新诗,从首都的《诗刊》、《人民文学》、到各省、市的文艺刊物,以及报纸上的“文艺版”,都会刊登大量新诗。耳濡目染,我爱上了新诗,记住了那么多新诗人和他们的佳作。
  新诗如何写呢?当年报刊上有前辈言:新诗要学习传统,在古典诗词和民歌基础上继承发展。我深信不疑。于是我自行其事,采取了一个“学传统,走新路”的方法,或者叫“喜新而不厌旧”、“推陈才能出新”的方法,那就是:读古诗词而写新诗,临古代碑帖而写当代硬笔书法,甚至我学拉西洋乐器手风琴,还从白居易的《琵笆行》、李白、东坡的《琴诗》中汲取灵感,将琵琶、三弦的指法,移植到手风琴键盘上。我以为,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艺术可以千变万化,做人必须始终如一。
  尽管有了这些主张,但我对诗歌的实践很少。因为学生时代,第一次在家乡的《重庆日报》发表了一组诗歌,就受到学校“政治老师”的批判,说我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将犯“政治错误”,于是我选择了学习写字,因为写字不会犯“错误”。
  十年“文革”,我在大别山、太行山中,孤独而迷茫,排遣的方法就是写字、读书、拉琴,然后到深山跑步。心里没有激情,也就不写诗了。
  改革开放,我因硬笔书法被热情的人们推上风口浪尖,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又唤回我对诗歌的热恋之情,我还自费订阅了《诗刊》《星星》《诗探索》等刊物。但渐渐地我又迷茫起来,有些新诗人的作品让我如雾里看花,越来越不明白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不但诗人们的作品让我看不明白,一些书法家的作品也让我看不懂了,据说这叫“现代书风”,也就是远离了古代二王、颜柳欧赵的书法风格吧?
  我有个肤浅的想法:无论诗歌、书法或其他艺术,创新是必须的,背离传统是不可取的。因为传统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欣赏审美习惯。任何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众人的喜欢,这样,你才能得到广泛的流传,才有人肯花时间去读,才有人记住你的诗,自然也记住了你的名字。
  啧啧!我这说到哪里去了?明明是读张雷,怎么冒出自己这多感慨呢?是的,我的这些陈年旧事,万千感慨,原本快要忘记了,全是读张雷读出来的,张雷让我想起许多悠悠往事,也想到许多无限未来。张雷是个阳光而朝气的年轻诗人,他犹如当年李白进京一般,满怀豪情放声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因此,我一开头就说:我真羡慕张雷。瞧我从青少年时代走来,几十年里,那个坎坎坷坷,迷迷茫茫,这能叫诗的生活吗,而张雷要比我们幸运多了,他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阳光诗人。
  我在三亚的大海边,品读张雷的诗,无论古诗还是新诗,它们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古人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沧浪诗话),但张雷既有才华,又勤于学习,他笔下咏叹山水、人物、历史、典故,都沿自深厚的阅读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非虚言也。
  张雷的诗,语言也美,形象也美,意境也美。有这样的好诗,又恰逢这样一个富裕了的中国,生正逢时,人们会天真地想,这诗人也定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是也?
  此刻,我倒要为张雷泼冷水了。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也是一个浮躁喧嚣的年代,很多中国人都不读诗了,首先是那些负责编辑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人们,大量砍掉课文中的古典诗词,让孩子们从小就“缺钙”“缺氧”。为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是2014年在美国的华人报刊上读到的,可见海外华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有着何等的良知。
  此外,某些富裕了的中国人,为富不仁,比起晋代那两个斗富的“土豪金”石崇和王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些人恶劣风气的影响下,诗书礼仪,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
  当然,张雷也不必在意,要知泱泱中华大地,你仍有粉丝知音无数,半借半改唐人诗句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多少粉丝识张君。”要不,咱们也来个“时空穿越”,索性飞回一千年前的大唐开元年间,长安城里,繁华的街道上,诗人李白正和张旭、崔宗之等一帮文人墨客,在“文化沙龙”里赋诗论文,挥毫泼墨,杜甫有《饮中八仙歌》记叙其事。而今张雷也加入这“文化沙龙”,杜甫老爷子大笔一挥,将“八仙歌”改作“九仙歌”就行了。
  富贵不过三代,诗书传承千年。如果不“穿越”到千年前的唐朝,那么就“留守”到千年后的未来,如果从今天推算,当在3015年前后,那时中国将是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社会祥和盛平,人民知书达理,就像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写的“君子国”那样。那时,“土豪金们”早已飞灰湮灭,诗人艺术家将受到人民的敬重。张雷呀,信心百倍,发奋为作,写出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名篇佳作。是金子总会闪光,有好诗必能传世。
  三亚夜色降临,节日的焰火腾空。受张雷感染,胡诌小诗几句以抒怀:

南岛悠悠夜梦长,华章读罢赞张郎。
此才应返千年去,好伴谪仙唱盛唐。

2015年春节在三亚

【诗人名片】庞中华(1945年10月21日-)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毕业于重庆求精中学,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同时,庞中华曾追随国学大师文怀沙学习,与范曾、王立平、空林子、周逢俊等名家同为关门弟子,于诗歌创作也具备一定功底。目前兼任燕堂诗社常务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