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半张酒票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

[复制链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


  一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二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三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四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以上所举四首《临江仙》,分属三体。鹿词、李词前后起二句为七字六字句,前后结二句为四字五字句,句法参差,故易写得沉郁顿挫,如鹿词感慨亡国,李煜抒写别情,均见沉艳之姿。初学者宜宗此格,庶几可免滑易。


  小晏词前后起二句均为六字句,前后结二句均为五字句,过于整齐,初学者效之,必流于滑易,难见丰致。如定要如此填,当知上片起二句宜对仗,使之能领起全篇,下片起二句宜不对仗,使之能发起别意;上片结二句宜对仗,使之能作一段之停蓄,下片结二句宜不对仗,不对则收得起或能别起一境。


  至于东坡词,前后起二句作七字六字句,但前后结二句均作五字句,东坡的做法是前后两结皆不对仗,这样就显得词意跌宕起伏,相对于小晏的流美,别有一种苍凉之气。然而也正可以看出,苏轼所写,是著腔子的好诗,却不是词体的本来面目了。吾辈学词,既为传承文化,自仍当以尊体为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


  一

  冯延巳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三

  晏几道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朱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只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久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春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在仄韵令词中,此调最是易学难工。易学,是指它的句法并不像某些词调,多有不符合近体诗句法的拗句;难工,则是指它的句式较为齐整,又皆为和婉之律句,率意为之,必致平板无生气。这就需要在章法上做到层层折进,愈转愈深。我们来看冯延巳的这一首,起笔萧索清秋珠泪坠,点明时令、人物,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是透过之笔,承上意而深说一层。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则是由实返虚的笔法,用月明如练天如水这样一个空灵虚致的意象,与前面直截了当的人物刻画形成对照。过片阶下寒声啼络纬又是写景,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承上句写景,但景中已经有了人,人与景打成了一片。此三句皆是提笔,结二句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是顿笔,是直露的秀出之美,而不是含蓄的隐微之美。从叙写顺序上而言,这首词是直线发展的,但词人能够通过虚与实、情和景、隐与秀的交相运用,营造一个令人沉浸其中的艺术境界,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周词全似冯词笔法。通首词由夜将尽、人欲起写起,直写到分别时执手难去,终于分离,惟有鸡声相应。在叙写顺序上,也只是直线发展。但由于词人善于运用多种笔法,这就造成作品在平直中多见转折,和婉中见出拗怒。月皎惊乌栖不定,起笔即点染环境,更漏将阑,轣辘牵金井,承上而来,是透过之笔。以上三句,还都是写景,是虚笔,而到了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就是写人物了。过片转向对分别时的细节的勾勒,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又是透过之笔。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则不加任何转折词,只通过画面的剪辑,就转写出别后的孤寂,这是空际转身的笔法,在美成长调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至于小晏的词,又是另一种笔法。词的上片,叙写初春的怅惘难言的情怀,乃是泛写,下片专力刻画主人公的闺怨,抓住了典型的环境——“尽日沉烟香一缕、典型的人物——“宿久醒迟,恼破春情绪,最重要的,是典型的细节——“飞燕又将春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一

  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历来名作最多,但这里只挑温韦词各一首,以见其作法。


  温词全用比兴,纯由画面切换组织成篇。上片展示了两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一位贵妇人,她躺在华美的居室中,然而内心孤独,只能做梦。每二个画面,或指她的梦中情味,或指她所思念的人,正在江上流连未归。从意象上说,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二句是秾丽的,而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二句则是清丽的,秾丽与清丽相间,两相生发,均更增其美。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二句,是另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描绘了美人妆成的情景。而最后,词人给美人的头饰以一个特写镜头,以俨妆女子玉钗因风而动,暗示她的心弦正被什么东西拨动。温词的这一表现手法,后来在周邦彦、吴文英的长调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韦庄词则不然。起笔二句直接抒发感喟,游人只合江南老是对人人尽说江南好的翻转,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是对第一层意思的解释,因为起笔是抒情的实笔,这里就要用渲染景致的虚笔。过片转入写景,写出江南女人之美,由景致入人事,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转接方式。结二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呼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仍是感喟,也就是说又由虚笔转入了实笔。全首词就是在实---实的转折之中,完成了情感的螺旋形流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张酒票 于 2015-4-24 16:53 编辑

 减字木兰花

  一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二

  毛滂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阑干助梦吟。



  《减字木兰花》与《菩萨蛮》皆四转韵,但《菩萨蛮》七言、五言,迭相递用,句度参差,故较易写得流转跌宕,《减字木兰花》则每韵句度相同,要能写得一气流转,不显散破,实较《菩萨蛮》为难。一般而言,《减字木兰花》宜通首写一意,用笔应似断仍续,用意则似分仍合。如秦观一首写闺怨,四个韵的转折仅体现在,第一韵是泛写,第二韵转为细节描写,第三韵换角度,第四韵即外物以烘托内心而已。毛滂一首,是写赠他的朋友贾耘老(名收,吴兴处士)的,通首也只是写耘老一人,韵的转折,只是处身角度的不同,并不曾转到别的意思去。


  掌握了《菩萨蛮》和《减字木兰花》的作法,像《清平乐》、《虞美人》这些调的作法,也就很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为“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由深圳大学文学院徐晉如副教授主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