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0|回复: 14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

[复制链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2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见词调作法举隅

  明代以后的一些填词家,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体制。清代毛先舒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此古人定例。实际上,古人并没有这样的定例,宋人编词集,只是把长一些的叫慢词,短一些的叫令词,并没有中调、长调这些名目。而令词、慢词,也都是由音乐的节拍而非由字数作为其划分的根本依据。一般来说,慢词宜舒徐婉转,如娇女扶春,一步一态,而令词则宜高下闪赚,如公孙大娘舞剑器,须生动流美,方称合作。初学者应先求文从字顺,通体浑成,这一过程约需一至二年,此后再求意境深婉。从择调方面说,有一些词牌初学者不宜尝试。如西江月易入浮滑,沁园春易入叫啸,定风波、渔家傲易为俚俗滑稽,千秋岁、祝英台近等调句式长短参差,如无极强烈之情感,必流于破碎也。择调的原则,首先应求声情与曲调的谐配,比如《六州歌头》本为鼓吹曲,繁音促节,只适宜抒写苍凉激越的豪迈情感,而南宋韩元吉却用来填了一首表现柔情的词,那就是不懂声情与调性的关系。又如《寿楼春》音节抑郁悲凉,本为史达祖悼亡之作,但有人却用来填词为人祝寿,这是极其荒唐的。由于今天词乐大多不传,对于某种词牌究竟适宜何种曲情,要通过以下三点来判断: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词调的产生渊源进行判断。

  一般而言,从词调的来源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它适宜何种声情。如《破阵子》本为军乐,自然就适合抒发激昂雄壮的情绪,而《江神子》原为祀神之乐,自然就宜于庄严内敛之感情。


  (二)就倚声家的词情加以揣摩。

  倚声家如柳永、周邦彦、贺铸、姜夔等都是深明音乐之人,一些属于他们首创的词牌,我们可以通过其词的情感来推断词调的情感。


  (三)就词的句度长短、韵位安排、所用韵部、上下句平仄配合等方面来判断。

  一般说来,以近体五七言为主的词牌,适于舒徐雍容的情感,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而那些句法长短参差的词牌,便宜于拗怒悲咽的情感,如《兰陵王》、《六丑》、《浪淘沙慢等》。韵位安排上,如果用韵比较密集,那么情感就适宜抑郁拗怒,如果用韵比较疏朗,情感自然从容和婉。试以《清平乐》为例,上片句句协韵,故情感较宜拗怒,而下片则如近体诗一样用韵,情感立即转为和婉。凡多转韵之调,如《减字木兰花》、《虞美人》,皆寓一种拗怒之致也。又如平声韵较和婉低沉,入声韵多悲壮激烈,去声韵多凄苦,上声韵多悲咽。上下句平仄相对,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则较和婉,而上下句平仄凌犯,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则显见拗怒。以上所论仅就大略言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读龙榆生先生《词学十讲》第三、四、五讲的内容。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多诵前人的名作,用心揣摩,形成感觉,如是则无往而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举一些较宜于初学者的典型词牌,略析其作法。

  八声甘州


  一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声甘州》是一首适宜抒写精壮质朴之情的词,最便初学。该调本名《甘州》,因该词共八韵,上下片各四韵,故称八声。这里,我们举吴文英和苏轼词各一首为例。该词起笔,吴文英作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苏词则作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吴词的起法是先提后顿,而苏词则是一气贯注直下,这两种笔法互有优长,如用苏词的笔法,则较宜于悲慨,而用吴词的笔法,则较宜于沉郁。第二韵,是一字领三个四字句,一般是上偶下单的句式。在意脉上,皆是直承起笔。苏词以写江潮起,故接以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吴词起笔点明吊古,则接以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第三韵吴词作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苏词作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共同之处皆在于是由外物转到自身,第四韵对第三韵加以点染勾勒,为下片抒情伏笔。


  过片三句,吴、苏二家皆是追溯往事,但苏词用记取一词直接点明,吴词则潜气内转,泯灭痕迹。其第二句必作上一下四句法。下片第二韵,上句吴词作问苍天无语,苏词作算诗人相得,都必须用上一下四的句法。下片第三韵,是一个七字句和一个八字句,七字句必作上三下四,八字句必作上三下五,此处音节最为拗怒,全首精神,皆赖此点睛之笔。结拍看似平淡,但不可松懈,必须要能绾合全篇。吴词作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这是含蓄的结法,而苏词则作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这是直露的表达。选择含蓄还是直露,与词人的性情有关,也要看通首整个的基调而定。吴词步步缩,步步留,通篇是以深婉沉郁为主,故宜于含蓄的结尾,而苏词则全首悲慨苍凉,激情澎湃,故而宜于直露的表达。但对比而言,吴词更加有一唱三叹之致,更加切合词的本来的体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庭芳


  一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调从容和婉,最宜表现柔情。不算过片的短韵,上下各四韵。起笔三句,前二句是两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苏轼词作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显得太过拗怒,只可作为变格,不宜仿效。秦、周二家皆以写景起,第二韵是对起笔的承接,宜用透过之笔,既要承接起笔三句,又在意境上加深为佳。第三韵二句,下句必用上三下四句法,以形成一种跌宕之美。第四韵是前结,宜用淡笔写浓情,藉景达情为妙。秦词作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古人说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显较周词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来得佳妙。


  过片需注意有一短韵,秦词作销魂,当此际,周词作年年,如社燕,此处用短韵,音节就显得繁密,情感也就更加低抑。也有的词作此处不用短韵,如秦观的另一首作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张炎词作阳和能几许?寻芳探粉,也恁忺人,情感皆不如用短韵来得低回婉转,感人至深。第二韵(不算短韵,下同)分两句,上句是上一下四句法,秦词作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周词作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领字宜用去声,周氏虽是知音,此处也偶然失察,当依秦词为准。又此领字不是领四字,而是领八字,领字后面的八个字,虽然分属两句,但宜当作一句来填。第三韵要注意下句为上三下四的句法。此处宜写出跌宕变化,秦词用敲问:此去何由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周词用透过: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皆可为法。结拍皆以直接抒情为好。


  能得以上二阕神理,则其他平声长调如《高阳台》、《汉宫春》、《扬州慢》等皆可挥洒自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蓦山溪

  一

  周邦彦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榔、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二

  姜夔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阴垂,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冉冉,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此调起笔连用二韵,音节紧促,以下则转为和婉。故起笔最忌异峰突起,以免与下文不相谐配。周词作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姜词作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皆出以和雅冲淡之笔,可以为法。第二韵周词、姜词皆作提顿之笔。前结数句,姜词作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冉冉,展凉云,横卧虹千尺,似是正格,而周词作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山四倚,云渐起协韵,则似为周氏一时兴到所增,乃为变格。然不论是正格还是变格,皆宜一气贯注直下,五句说一意。


  过片周、姜二家皆是自叙,下片第二韵,周词作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是透过之笔,姜词作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则为折进之笔。结拍宜在一气贯注中见出转折,以与前结相区别。周词云不共美人游,姜词云惟有玉阑知,皆是折进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积分
66169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一

  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二

  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三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何限泪珠多少恨,倚栏干。



  《浣溪沙》的正格是上下片各三句,上片三韵,下片二韵。上片意较浓密,下片则宜疏朗空灵。上下片前二句皆宜一起写,第三句相对独立。如韦庄词,上片前二句皆写自己夜夜相思,在明月下伤心独倚,而第三句则思及所眷之人,料想她也如我怜惜她一般怜惜着我。下片前二句复写别后相思之酷,结句以敲问作结,虚想重见之日。过片二句,大多对仗,往往有人是先有此联,然后扩充成一首词。但此词最要紧之处,不在过片二句,而在结句,结句要以至情动人,亦有用兴象作结者,但皆以沉挚重大为工。如薛昭蕴词用藕花菱蔓满重湖作结,见出兴亡之慨,不啻铁笔钩勒。相反,晏殊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过片虽有好联,结拍无力,就不如韦庄、薛昭蕴词那样真切动人。余意将前后结调换,此词更工,即: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夕阳西下几时回?


  又有将上下片最后一句改为两句,上句七字,下句三字者,叫做《摊破浣溪沙》,又称《南唐浣溪沙》,或名山花子。此调写法,与《浣溪沙》大体相同,惟前后结三字句最是要紧,愈重大,愈拙质,愈见工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