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诗词理论] 明初之诗论——学者之诗论

[复制链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特色!有深度!有回味!笔力遒健!风格清婉!情怀雅致!意境幽深!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氏论文主“道”,故论诗亦主“义”,此与唐代韩愈之论文主“道”,白居易之论诗主“义”正是相同。盖由复古的思想推到极端,论诗论文自会有此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宋氏根本理论,即在先承认诗文之一原。诗文一原,则诗论与文论相通,可以主张复古,可以主张宗经,可以明道,可以适用,而与一般诗人的见解,遂绝不相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抵宋氏诗论是受当时杨铁崖所倡导的“铁崖体”之反动。他因反对“铁崖体”,所以不主张扬沙走石的作风,不主张牛鬼蛇神的技俩,不主张轻儇浅躁的字面。于是觉得欲救其弊,惟有师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宋濂之诗论言之,毕竟偏重在后者而不重在前者。前者——审诸家之音节体制,其师古可以唐为宗主;明初诗人与七子之理论即如此。后者——本儒家传统的理论,其师古应以三百篇为宗主,宋方二氏之理论即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发乎情而止乎情者,如宫体之类是;有发乎礼义而止乎礼义者,如格言诗之类是。这些都不是诗之正,只有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才合诗的标准。然而何以有些诗发乎情者不一定止乎礼义?于是在发的方面便有了问题。宋氏以为性情有正有不正,诗之为用即所以养其性情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求诗之止乎礼义,先须在发乎情的方面注意,于是宋氏主张养气而方氏又重在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进一层,欲求诗之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更须有止乎礼义的环境。有止乎礼义的环境,于是所发之情自然能衷于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之由师古而转为师心,陈白沙便是中间重要的枢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以有道为言,虽似偏于道的方面,然以气象言诗,便不纯是道学的见地。形容有道者之气象,形容物各付物之气象,即邵康节所谓“诗写心造化”与“以物观物”之意。道学与诗惟有在此种见地上可以联贯起来。一方面是从容自在、不以物累情,一方面又是悠然自得,不是浮光掠影。做人到此,人品自高,做诗到此,诗品亦绝。因此,他的诗也有陶、韦遗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