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草堂诗余》和杨慎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慎关于《草堂诗余》的意见集中体现在其《词品》中。1.称赞《草堂诗余》选词恰当。在这方面,杨慎直接表述得比较少,杨慎的表彰,或许也带有以词存入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2.批评《草堂诗余》选家擅改原作。杨慎觉得《草堂诗余》的改字并不成功。第一是学识不够,第二是历史不熟,第三是混淆时代次序。3.批评《草堂诗余》选目不够恰当,有当选而未选者。一种是有公认的好词,惋惜《草堂》未收,另一种是《草堂》所选乃恶札,而非妙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4.《草堂诗余》确实选了一些佳作,只是还不够,应该进行更多的发掘。杨慎所论,对《草堂诗余》既有肯定,也有否定;有肯定中的否定,也有否定中的肯定。集中起来,仍然能够体现他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非常个人化,但放在词学史上,就能看出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词学的重大转变,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不是突如其来的,除了当代的社会文化要求,以及文学取向之外,与前代的文化遗产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明代虽然词风不振,但是,明代对词的讨论已经显示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识,使得后来的开拓者非常敏感地从中找到了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俗词,有的俗在格调,有的俗在语言,有的俗在情趣,出于不同的审美标准,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即如杨慎最有盛名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语言也颇通俗,但深得后人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的第一层意思,其实是雅俗共赏,即广泛的社会渗透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的另一个含义是艳,《草堂诗余》把对艳情的描写,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无疑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求,更是晚明社会追求声色的一个指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明代,人们的词学思想趋向于俗,已经和宋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大的可能或者是,正是由于明人喜欢《草堂诗余》,才造成其他的选本渐渐地不再流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慎是一代大儒,状元及第,词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时代的和个人的特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体现。经过杨慎的鼓扬,《草堂诗余》固然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杨慎本人的创作也作为《草堂诗余》风格的一个见证。另外,明人对于词的创作,往往是词曲不分,今人讨论杨慎,也每从这个角度立论。其词曲不分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用曲的语言来写词,也就是趋向于俗。事实上,我们看到,杨慎的词中,即使不是完全用曲的语言,不少作品也是半曲化。这是和他求俗的表现分不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云南贬谪的作品。杨慎不可能完全按照《草堂诗余》规定的套路和模式去从事创作。这就是他的《升庵长短句》基本上都是贬谪云南以后的作品,是他苦难生活中的某一侧面的记录。因此,正如他所擅长的诗学,其中的“诗可以怨”,正可以移来指导词的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