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论徐夤《雅道机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品格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处百花应有愧, 盛时群眼恨无言”显现了高傲、盛大、得天时地利的气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延数日, 开即是春风”写尽了时光流变之迅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象的“比附风雅”, 一旦落实在具体创作中,就不再是机械的义理, 而成为生活化的态势或道理;不必袭用固定的意旨, 而可以重新搜寻、组织物象, 达到新的意旨。这些“比附”本身也并非空言, 至少在以上的例子中, 有不少是“实副其言”的。 也就是说, 徐夤在 《明意包内外》中所作的“比附”, 仅仅是比方, 是启发;而非教条, 非公式。 他所比附的种种雅正义理, 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其真正目的在于鼓励作者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所说的“意”并不仅仅指那些机械的义理, 而应包含更广阔的诗学内涵。徐夤所说的“意”至少揭示了两项“求意”观念:一是诗意, 即就全诗而言, 必须先有思意, 再寻物象, 不可拘泥于物象, 而须抽取象外之意;二是句意, 即就诗句而言, 既要摹仿古意,又须有所创新, 而句间关系也须安排缜密, 自具体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
莫言通海能通汉, 虽解浮舟也覆舟。
洪波激湍归何处, 二月桃花满眼流。
                      蝉
壳蜕已从今日化, 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 暮促庭槐叶坠风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夤咏物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注重“求意”。其物象世界是一个用思力组织起来的“意义世界”, 这就与齐梁咏物诗那种“征故实, 写色泽, 广比譬”的“表象世界 ”截然不同, 与盛唐咏物诗所确立的以“感兴 ”、“达情 ”为基础的“感物世界”也有明显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 从文学批评风气看, “意”或“理”在晚唐五代时成为重要的批评术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论调实质上是在 “风雅 ”的大旗下倡导一种与逞才滥情相对立的美学原则。 这种原则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 但其旨归大抵是理智化、内敛化、含蓄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 从咏物诗的创作风气看, 晚唐产生了两种新变:一是把原来具体的“物象”抽象成“物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把原来的 “非物”也当作物来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