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岁寒堂诗话》之“诗坏于苏、黄”与用事诗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适度用事对于读者也颇有意义。文学话语是诗家语,是陌生化、变形的话语。用事的好处,能增加文学性,增加诗歌品鉴的难度,突破读者的期待视野,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新的审美体验。巧妙用事可以让诗歌更加具备文化内涵,可以将复杂的文学典故、历史典故、神话典故巧妙融入诗歌,从而让诗歌更具有文化气息、更具美感,丰富作品的意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用事的推崇,可以促使诗人更加用心于文学、文化典籍的学习,从而提高文人素养,间接推动诗歌的创作。用事 有“用意”与 “用语”之分。可以夺胎换骨曰用意,可以点铁成金曰用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过度用事会使诗歌流于形式,失去情感的真挚与语言的流畅,破坏诗歌的意味。宋人作诗好于用事,以学问为诗,使诗歌创作走向歧路,失去了诗歌吟咏性情的本来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意义上,苏轼、黄庭坚发展了唐代以来的中国诗歌,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又破坏了唐代诗歌的古风和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使诗歌流于形式化。苏 、黄之后的江西诗派不仅继承了“苏 、黄用事”并且还提出了“以学问诗、议论为诗”的诗学主张,形式化的创作几近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因过度用事,诗歌也变得诘诎聱牙、晦涩难懂,不仅使阅读变得艰难,更破坏了诗歌的接受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戒提出“诗坏于苏、黄”,驳斥用事,这一诗论影响到后世批判宋诗的诗学观念,直接地影响推动了《沧浪诗话》的诗学观念的形成,影响金代、明朝等后世反宋诗的诗学,也与后代 “诗必盛唐”,尤其与明代复古诗学观念相辉映。后世的 “诗必盛唐”的复古观念可以说吸收了张戒反苏、黄用事写诗的诗论主张进而放大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了这两人的诗论院野张氏则重在情志而不废韵味,就诗之内容与意境而并言之也;沧浪则重在韵味而兼及格调,专就诗之艺术与意境而论之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代学者在反思这种学习的弊端时,自觉不自觉地沿用或暗合了张戒、严羽等人对苏、黄用事批评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