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朱熹之好庄禅是自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的,这与苏轼等经历了人生坎坷的中晚年而醉心佛道抒写的纯文人式的参禅感悟、体验的禅诗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朱熹经历了“逃禅归儒”的思想转变历程,但庄禅之学已在朱熹的心灵和思想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这可在朱熹关于性命义理的哲学之思中找到“援佛入儒”的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禅悦之思的诗化,不仅是中国释、道文化在文人士子心灵上的艺术呈现,而且也是中国闲适文化在“日常生活总体的扩展”,其对道、禅的体验和感悟既是人生境界的诗性描绘,也是审美境界的艺术传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儒家文化中“乐以忘忧”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闲适旨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道家的适性逍遥与释家的随缘任运,典型地体现了闲适的旨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中国诗酒文化内蕴的雅适之趣亦是朱子闲适意趣的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子“以儒名家”,这使其诗名“掩于儒”。但这种形而上的伦理追求掩盖了朱子形而下的充满活力与复杂人格的另一面。而朱熹诗呈现的闲适意趣还在一定层面上还原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真实的朱子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