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以道论诗与以诗言道: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原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命”、“性理”即“道”。“性理”感于物而形诸咨嗟咏叹,便有了诗。这样说来,产生诗的根本原因便是“天命”,是“性理”,“感”只是诱因而已。“性理”是“生而有之”,诗是有感而“自成文”,原是自然而然,所以具有“自然之音响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之后,专以“天机自动,天籁自鸣”论诗、且论述最充分的,是宋季理学家包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化”即宇宙的创造者,在理学语境中,也就是“道”。包恢将诗的产生分作“造化未发”和“已发”两个阶段,而皆“归于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也就是自然。诗的酝酿阶段即“造化之未发”,那时诗人沉浸在没有任何执着的“冥会”境界;而一旦如程颐所说“不得已”而落笔,则是“造化之已发”,于是天机自动,真景毕现,浑然天成,无迹可寻,完全是“自成文”,是一片天籁之声。这样的诗,看似“至质”、“至枯”,实际上是“至华”、“至腴”——因为它出于“造化”(即出于“道”),是“自然而然”,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恢既以“道”论诗,这与程、朱相同;同时他又以禅喻诗,表现出南宋心学派的理论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载认为宇宙由气构成,诗文创作的过程则是由气化到气动。气化的原动力乃内在的“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德秀认为诗文之所以作,是“好文者”、“工诗者”得了“清明纯粹之气”,而圣人之诗文之所以独高,是由于他们所得乃最为纯全的天地“元气”,故它是“自然而然,非用力可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理学家极力要建构起一套符合理学原理的诗歌生成理论,尽管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道”是不可动摇的共同基石,无论是“自成文”还是“天机自动,天籁自鸣”等等,都是对“道”如何生成“诗”的过程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颐尝对文学价值作过这样的定位:作文害道,是“玩物丧志”;学诗“甚妨事”,并谓“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作此闲言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学问家,作不作诗原是他的自由,但出于对理学的执着信仰,却对诗怀着天生的鄙夷,那就可议了。然而理学家们又时常陷入自相矛盾中:口上讲不作诗,实际上又难免作,有的甚至还留下大量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