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基本概念] 答万季野诗问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昨东海诸英俊问:“出韵诗,唐人多有之,而王麟洲极以为非,何也?”答曰:“出韵必是起句,起句可用仄声 ...

此论当是针对首句入韵与否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又问:“和诗必步韵乎?”答曰:“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 ...

此论谈及和诗的几种形式:依韵、步韵、不同韵的和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12-16 22:00 编辑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又问:“初、盛、中、晚之界云何?”答曰:“三唐与宋、元易辨,而盛唐与明人难辨。读唐人诗集,知其性情, ...

此论谈及明人崇拜唐人之诗,多有仿唐人之作,然而明人毕竟不是唐人,多模仿必然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故明人诗作可论者不多,成就高者不多,盖因过于崇拜唐人,以致失去自己的风格,反而不如宋人诗作的风格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则鼎之真赝可知矣。晚唐虽不及盛唐、中唐,而命意布局寄托固在。宋人多是实话,失《三百篇》之六义。元诗犹 ...

此论涉及宋人、明人、元人诗歌的不同情况。总体上来说,诗歌发展自唐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倒是清代人的诗歌作品比之元明时代更具特色,成就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又曰:“下手处如何?”答曰:“姑言其浅处。如少陵《黑鹰》、曹唐《病马》,其中有人;袁凯《白燕》诗,脍 ...

所谓“姑言其浅处”意指创作应从平浅处入手;“诗中无人,则气骨丰致,同是皮毛耶?”大意是说作品虽有风致,但是没有自己的个性,只能是做到“诗的皮毛”而已;“诗中绝无二人,有志者取法乎上耳”大意是说诗歌要有自己的风格,不应在作品中体现别人诗作的痕迹,善于学习者应该“取法乎上”,得前人诗法精髓,不应表面取法;““眼见易远,下足处必近”大意是说创作时思维、眼光应开拓,但是动笔时应从近处着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8
‘脂浮初夜根无托,灺落三更子不成。’《落花》云:‘来岁东皇别造蕊,不曾容汝复青枝。’其中有不佞在。无 ...

“脂浮初夜根无托,灺落三更子不成”诗句大意是说初夜是灯花摇曳,思绪没有着落,到了三更时分,灯花依然摇曳,此时心情仍然不安定。“来岁东皇别造蕊,不曾容汝复青枝”诗句大意是说落花凋谢了,不再灿烂,即便明年春天来临,也只能催生别的花朵,落花再也没有机会绽开在青枝上了,暗示繁花已成往事,不可重来。
      “不处革运者,不得作此语也”意思是说,不懂创新者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8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84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受益。祝您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台初夜思何托,摇曳中宵梦不成。 最是伤心归往日,桃花流水总无情。——《伤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9
 问云:“今人忽尚宋诗如何?”答曰:“为此说者,其人极负重名,而实是清秀李于鳞,无得于唐。唐诗如父母 ...

本段论述讲到唐人诗和宋人诗的区别以及明代人的诗歌成就等问题。主要观点认为唐代诗歌是个人性情的体现,而宋代诗歌总体上是为名而作,没有唐人诗歌所体现出的个性风貌。明代人虽崇敬唐代诗歌,但是明诗把诗歌写“死”了,不具备唐诗所具有的性情而是千人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1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爱菊 发表于 2019-12-16 16:29
又问:“丈丈何故舍盛唐而为晚唐?”答曰:“二十岁以前,鼻息拂云,何屑作‘中’‘晚’耶?二十岁以后,稍 ...

明代人学习唐诗,尊晚唐而不得,尊盛唐又不得,其结果只是土偶蒙金。主要原因在于强为学之,自然不得要领。
唐人诗歌率性特点是宋人学不会的,因为时代的变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使得宋代人在创作上力求在唐诗基础之上加以突破,以至于失去真性情的体现,造成宋人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江西诗派特点,对后世诗歌影响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